3)第259章 大师门徒_娱乐圈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家有足够的底气考上燕京音乐学院,不屑采取这种方式拿到入学资格!否则她如果当场拜师,然后说要求免试上燕音,侯老先生会不同意?

  西川音乐学院官微的小编还算有涵养,只是简单的贴出了两张已经有些发黄的政府文告扫描件,以及侯玉春被认证为“民族文化传承大师”的资格证书,就没有再废话,剩下的吃瓜群众自行脑补就够了。

  果然,这波争议还没真正成气候,就被这一条澄清说明给拍回去了。当然,还是有少数人,不依不饶的要求公开评选“民族文化传承大师”的条件,跳着脚说黑箱操作之类的,或者说这种搞法,迟早搞的“大师”满地走,专家不如狗。

  很快,更多的人开始站出来科普。这个“民族文化传承大师”的认证,真的跟普通人没太大关系,因为层次实在差的太远,里面很多东西,普通人连名字可能都没听说过,这根本不是玩“民主”的地方。

  而且也完全不用担心“大师”泛滥成灾,国家对于这种真正的大师,采取的是总量控制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领域当中,“大师”的数量够了,说明这个领域传承情况乐观,哪怕后来者水准再高,也只能等某位前辈过世之后,他才有机会拿到这个称号。

  甚至如果国文院认定,某个领域已经不存在传承之忧,还会停止在这个领域大师资格的递补认定。当然,大师的数量不是不能增加,但那个难度相当于修订法律,是需要全国人大批准的……

  截止目前为止,得到这个“大师认证”、并且健在的,全国也不到1000个。之所以这么稀少,是因为并非所有大师级的人物都有资格参评——日渐式微、并且有传承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个大前提。

  秦岚够牛吧,她就没资格参评。虽然她是唱民族唱法的,但这个领域没有传承之忧,完全可以通过学院派的运作发扬光大;何树青牛不牛?他也没资格,因为他玩的那东西,跟传统文化没关系……

  大师是如此之少,就算这些人每人都收满了五个徒弟,也没多少人;而且考虑到绝大多数人都是好几年时间才收一个徒弟,平摊下来,每年有资格享受这个“免试入学”资格的,从来都是个位数。更何况,不管大师还是他们的徒弟,大抵都是些心高气傲之人,愿意动用这个权力上大学的,经常好几年都没有一个。

  至于这次侯玉春迫不及待的想动用一下这个权力,那纯粹是想从燕京音乐学院挖墙脚,根本不是担心关琳考不上!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