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_无量寿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富楼那又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又疑:水火相违,空塞不通,云何皆遍?

  我读楞严,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自然性,是外道语,固是错误。因缘生法,大小乘经论无不言之。今佛此说,似富有革命性表达,深感疑惑。今请再读下文,便知之矣。佛告富楼那言:我今为汝大众,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前为声闻,权乘菩萨,亦曾数说因缘;今乃胜义谛中真胜义谛,故作是言。

  胜义谛中真胜义谛者,乃性觉妙明,本觉明妙。犹中一真法界,事理,于一微尘,含十方国土。此下绾巾成结,显六解一忘。二十五圆通。(五卷)文殊拣选圆通(六卷)三决定义(六卷)。楞严神咒。干慧地等四十四心(七卷)。五十种阴魔(十卷)。读者依次读去,当得益匪浅也。

  海仁老法师,久住香港,为民国以来,讲经大德。兼优,诲人无算。圆寂前将楞严经笔记交文珠整理出版,文珠亦忙人也,集众务于一身,未能兼顾;惟因海公迭次入梦,逼不获已,乃抽暇为之。今将完成付印,嘱余为之序。余老矣,久不握笔,仅条其内容,俾读者知其概略,序也云乎哉!

  中华民国七十一年六月八三老衲南亭于台北市华严莲社

  (注一)般刺密帝、华言极量,中印度人。唐神龙元年,在广州制止寺,译首楞严经。

  (注二)弥伽释迦、译白云峰。高僧传二曰:乌苌国沙门。

  (注三)房融、唐洛阳人、房玄龄孙,中宗时武氏揽权,被贬广州,尝与沙门般剌密帝,译首楞严经,见名人录。

  (注四)笔者闻此说,然未见其出处。今台南莫正熹居士,译楞严为语体文,中载此说,故敢附记之,以见古人弘法心之深切。

  大佛顶如来密因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讲记

  香港大屿山海仁老法师主讲

  受业释文珠笔记

  今释此经,谨依贤首,十门释义:初、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浅深,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宗趣通局,七、修证阶差,八、部类品会,九、总释名题,十、别解经文。

  一、教起因缘

  大智度论云:如来以无量因缘,说摩诃。然则,佛说本经,岂无因缘?今明教起因缘,有通有别;通则总括释尊一代时教,其因缘有五。别则局限本经;佛说本经因缘有十。现先释通因缘:

  (一)法应尔故:谓法本如是,云: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又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应同得此道。此道,即生佛体同之,惜众生迷而不觉,枉受轮转;诸佛出世,无非为说此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