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_无量寿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文】

  广大界,究竟如。克论其要,唯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摄互融,不容独立。而初心入道,则持戒一事,尤为要务。故楞严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是以如来初成正觉,即说梵网经。俾一切菩萨,并梵释诸天,与夫王臣士庶,若僧若俗,迨及娼优奴婢,三途恶道一切,同皆。是知此戒,乃如来炼圣烹凡之大冶洪炉也。良以众生,虽则尊卑贵贱,种种不同。而一念心性,尚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

  但由宿世各异,致使今生不同。如来鉴本遗迹,以故普劝受持。倘能依教奉行,则宿世恶业,可以顿消。现生,速得。初则了妄即真,次则唯真无妄。自可复本心源,亲证妙性矣。故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

  又云汝是当,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此如来金口为一切众生所保任者,可不信乎。无名宿植德本,笃修净业。欲令自他同出苦轮,选著述之切要者,辑为净土津要。既而又辑续编,拟以梵网经弁之于首。又以经文深奥,不易窥测。开遮持犯,难以解了。不有注解,实难普益。乃以清陈熙愿所节略之梵网经疏注节要见选。则若文若义,自可一目了然矣。

  夫宏阐净土,何以首列梵网。良以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欲净其心,非持佛净戒不可。果能持戒,则贪瞋痴心,不发现行。戒定慧道,彻底圆彰。恒沙,无量妙义,不求自得,具现心中。所谓戒为法界,一切法趣戒,是趣不过。

  况又加以真信切愿,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则能念之心,与所念之佛,相冥相契。现生固已心佛不二,不生净土,将何生乎。纵令根机陋劣,未能如是。而以严持佛戒之清净身心,真为,发,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迨至临终,道交,蒙佛接引,西方。即使带业往生,固已永脱,高超。常时亲炙弥陀,自可速证法身。况已业尽情空者哉。

  其有自诩高明,藐视,及与净土,谓清净,有何善恶持犯自他净秽。但任天真,即如如佛。从兹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听其言,则高出九天之上。察其行,则卑入九地之下。生为法门之败种,死作泥犁之主人。

  较彼带业往生者,尚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况上焉者乎。其有欲现生亲得实益,临终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真实行去,自可不虚所望矣。(选自增广卷三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疏注节要跋)

  【白话文】

  佛法象法界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