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_无量寿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域,广受崇仰,后续不绝,深入亿万心灵,影响亿万众生日常,令亿万众生获得安身立命,启发亿万众生往生的,只有善导大师一人。所以《瑞应珊传》说:东行,未有禅师之盛德矣!

  净土宗第三代祖师:承远大师

  

  承远大师(712~802),唐代高僧,宿根善利且天资聪颖超乎常人,自幼接受儒家的教育,随着年岁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思想境界因之改观。对于儒家经典中主张与理念怀有疑问,内心困惑无法诠释,常有惊礼乐之陷阱,觉诗书之桎梏的感受。由是时感迷茫,不明所趣。在一次偶然的机缘里,听闻到信士演说的佛家尊胜,顿时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又觉得恍若前闻,到佛教的义理诚可释解迷困,因是神动而意往,决意寻师访道求学佛法,于是踏上了弘法的征程。

  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

  

  法照大师(747~821),唐代净土宗僧,又称五会法师。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一日入定往,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于承远大师处得净土教法的真传后,法照更是专一其心,不懈地修持净土。

  净土宗第五代祖师:少康大师

  

  少康大师(?~805),唐代高僧,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在睦州开净土道场,集众念佛。师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时称为后善导。年幼出家,十五岁时,已能通晓《》、《》等五部大经的奥义。后来到会稽嘉祥寺,学究律部。五年后,师值弱冠之年,前往上元龙兴寺听讲《》、《瑜伽论》。朝夕不懈地深研佛学义理。此后数年,少康游历四方,参学知识。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到了河南洛阳白马寺。在殿中时,见大殿阁中佛典文字放光,细观查之,发现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少康观见此番情景,异常,心想善导大师乃净土宗的高僧,自己又对净土教法颇有好感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