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2章 风水轮流转_肌肉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演员,竟然也能得到这个机会。

  「凭什么啊?凭什么啊!」

  虽然心里在怒吼,但他脸上还是露出一丝微笑,然后点了点头。

  吴奇龙不是愣头青,明白能参见这次试镜的演员,无一不是有背景或者实力的。

  如今合拍片盛行,影视剧基本上都有港台资本,为了捧「自己人」,港台资本明里暗里的打压内地小生、小花上位。

  最常见的手段就是,让内地大花给港台小生作配抬咖,打压同期80后内地小生上位,独霸内娱一线资源。

  现在因为和港

  岛的ECFA协议,大批港岛从业者、演员北上发展。

  而湾湾方面艺人只能眼红,据说和湾湾的ECFA协议正在谈判中,届时他们也能走这条路。

  前提是,没有熹子影视搅局……

  身为内娱大老,董熹要办的只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他可以接纳港台从业人员,也觉得可以给高工资,毕竟「同工同酬」在影视行业是不通用的,很多时候经验、能力都是财富。

  但不能接受户籍所在地,就能成为饭票的行为,混日子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

  其实这也是历史必经之路,在2000年以前,当时内地影视如其他行业一样,积极引进各项外资与技术,提供廉价的场地与劳动力,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

  比如《霸王别姬》的拍摄,当时用的设备就是湾湾阿荣制片厂最顶级的设备,ArriflexBL4摄影机以及发电机、电线等。

  湾湾资本除了直接投资内地影片,还通过与港岛合资、委制等方式进入内地市场。

  不得不承认,虽然有很多制片厂,但港台资本对内地电影的发展,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而2000年后,董熹开始崛起,内地资金也闻风开始参与进来,并且越来越占据主导位置。

  资本成分的组成,也间接影响到演员的选择,以前为什么愿意用港星?

  除了他们名气大外,就是因为投资方、制片方甚至幕后都是港岛人,抱团取暖。

  现在,内地资本占据上风后,也是愿意捧自己人,大量80后迅速的上位,独霸内娱一线资源。

  港台媒体哀嚎:「为什么我们的演员青黄不接?」

  废话!

  你不花钱去培养,去试错,怎么可能有新人冒头?

  相比于港星,湾湾明星是很惨的,因为「台剧热」没能成功,只能赤手空拳的闯荡内娱,不停的吆喝我们很便宜。

  闻者流泪,见者伤心。

  风水轮流转,沉藤这种咖位都能试镜董熹的新戏,曾几何时,带有「贵族气质」、内地艺人乃至素人都在模彷的湾湾腔,越来越不受待见。

  除了特定角色,港台艺人如果有口音,则会被观众诟病口音出戏。

  往小了看是演员的打工环境变化,往大方面想则是港台文化的式微。

  经济和文化是挂钩的。

  或许成长中的「00后」,喜欢的明星不会再是港台艺人,十有八九是内地的流量。

  说白了,流量明星是可以量产的,全靠资本的运作和作品的加持。

  看到沉藤,吴奇龙有些破防,而第三个来化妆间的演员,更是让他绷不住了。

  「小乖,你也来啦!」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