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章儒生案牵连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伯彦的脸刷的一下白了,他恼羞成怒道:“何御史,你休要血口喷人!”

  何也提着倒三角的眼睛,闪烁着恶毒与阴狠,却偏偏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道:“汪相公,你当真以为天眼浑浊?若是督察院没有掌握证据,御史台岂敢在朝堂之上轻言弹劾宰相?”

  汪伯彦面色发白,却故作镇定道:“陛下,臣冤枉!”

  赵桓故意道:“何卿,你是不是搞错了,汪相公可是朕的忠臣,大宋栋梁,怎会做出欺君罔上之行?”

  何也却是义正言辞,仿佛包公转世一般:“陛下,是否冤枉汪相公,请刘御司出来一问便知。”

  一边早已将台词在心中背得滚瓜烂熟的刘彦宗调整好面部表情,一脸的嫉恶如仇,他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今日凌晨时分收到了刑部都官史虞宏信涵。”

  刘彦宗小心翼翼将信函呈递上去,赵桓又看了一遍早就看过一遍的信函,脸上的表情立刻阴沉下来。

  汪伯彦吓得连忙跪在地上:“陛下,冤枉,这是有小人要诬陷臣,请陛下明查!”

  赵桓面色铁青,语气森冷:“召史虞宏!”

  立刻有太监前去召刑部都官史虞宏,朝堂上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刑部都官的级别相对于宰相来说很低很低,且刑部是归属于政事堂管的,都官举报宰相,相当于举报自己的顶头上司。

  而这背后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儒生案件并不是督察院审理的,而是大理寺审理,刑部做的执行,这事要是皇帝认真追查,可以查出一长条链出来,几乎都震动大宋原有的司法部门。

  原本以为皇帝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事和贪污案不一样,并未对朝廷造成实质的影响,皇帝要的不过是皇家颜面而已,找人顶包,对外依然是儒生被处置了,皇帝的颜面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但现在看这架势,儒生案不仅仅是皇帝颜面的问题,有人要借此来搞事了。

  大理石卿李少臣一颗心都悬了起来,恨不得立刻就跪在地上认罪,只求皇帝能轻判。

  很快,那史虞宏便被带了上来。

  “卑职叩拜天子!”

  “史虞宏,朕问你,你这信函言中所言可是属实?”

  “回禀天子,卑职所言句句属实,若有欺君罔上,卑职愿天打五雷轰!”

  他这封信函里可不止汪伯彦一人,凭他一个小小的都官即便要举报,也最多举报刑部郎中或大理石中丞这种级别的,宰相这种级别的是他根本就触摸不到的。

  即便他举报刑部郎中,也很有可能被上一级按上什么罪名关押起来,举报的内容根本不可能到皇帝那里。

  可偏偏现在就到了,不仅到了,御史台居然还在朝堂上公开了出来,更是有名单到了督察院手里。

  显然,这份名单不仅仅是这个小都官提供的,因为他的级别,根本就不知道上面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