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年树人急不得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不可能的,等同舟社建国都不可能全部到位。

  徐泽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也很有耐心。

  实际上,相关的工作已经在分步实施了。

  第一步,并不是培养尽可能多的官员,而是普及教育——扫盲。

  并非所有读书优秀者都能成为合格的管理型人才,更不能让所有读过书的人都去抓管理。

  但文盲率过高,再好的政策也很难落到实处——底层官吏可以轻易利用政策信息差欺上瞒下。

  所以,改变官吏使用管理制度的第一步,不是改变“官”,而是改变“民”。

  制度不是万能的,后世有大统领名“建国”者……

  人是会变的,道德、制度确实能约束人的行为,但效果……

  即使徐泽手把手地教育培养一批官吏,开始可能用的很顺手。

  但外放一段时间后,照样会有很多人被腐蚀,变成他们曾经痛恨的样子。

  只有大部分的百姓能看懂政令,知道法律常识,不再是官老爷说啥就是啥的愚民了。

  道德、制度的作用才会开始显现,施政者的行为才能真正受到一定的约束。

  而且,少数人垄断知识后,会失去开脱创新的欲望,让科技与革新失去土壤。

  一些人为了获取学术上的地位和衍生的利益,

  便会把精力花在反复包装和过度解读“经典”上,

  以此,不断拔高“高深知识”的准入门槛,“知识权贵”便应运而生。

  不论怎样改朝换代,这些“知识权贵”都能凭借手中掌握的话语权,轻易左右朝政。

  然后,进一步强化自己“学派”的地位,以此循环。

  只要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泾渭分明,这种现象就无法改变——

  无论这个学派是儒、法、释,还是道、名、墨,

  一旦能够垄断话语权,最终都会变成一个样子。

  即使掌握了很多“自然科学”的道和墨,也有很多沦为了装神弄鬼的方士。

  现在的“儒”真的是孔子师从周公的“儒”么?

  在“儒”这层皮下,又何止法、墨、道、释?

  只要统治者需要,什么都可以往“儒”这个筐子里面塞,“儒”总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所谓的“儒”,早就变成了以“仁”为核心内涵的“公共关系学”。

  所以,穿越者和“儒家”较劲没有任何意义。

  没人能抓住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起来,在治下全是孔门弟子的情况下,谁能真正打倒孔老二?

  何况,就算真能打倒了孔老二,还有李老大、墨老三……

  或者,搞“百家争鸣”?

  思想界混乱不堪,怎么可能做到大一统?

  玩什么都没用,先让知识下沉,真正开启民智后,才能再谈其他。

  这几年,徐泽一方面努力扩大治下学校规模,让尽可能多的适龄儿童能够上学,

  另一方面,依托军队、厂矿、共建会等,大力开办夜校和扫盲班。

  办学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