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不能出错_衣冠不南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是崔洪的高祖。

  这就跟荀寓这样的人参加经学科,然后在荀子的问题上写错了答案一样,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很多人说起大族,总是会觉得他们传承了百年,或者数百年,实际上,真正顶尖的大族传承千年。

  他们的起源都是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了,再不济也是在前汉时期

  而最后的律法,这就算是公平的多,毕竟这东西是大家都能接触到的,各地都会进行普法,这是底层官吏的重要政绩之一。

  哪怕是庶民出身的士人,想要接触律法也不是那么的困难。

  这次的考核仅仅用了一天的时日。

  考核结束的时候,县衙当即封了试卷,随即开始送往河南尹府进行审查。

  正在太极殿内的曹髦,也得知了这件事。

  羊琇站在曹髦的身边,禀告着今日的监考经过。

  “大族子弟们对此很是怠慢一直都有些抗拒,倒也有几个比较积极的,那些寒门子弟们倒是很积极,只是他们的发挥应当是不好的,结束的时候,他们的脸色难看,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曹髦轻轻点着头。

  这第一次的科举,含金量可能不是很高。

  当下的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地方小吏,换句话来说,这是在召县级的“行政编”,故而考生水平不是很高,曹髦也能理解。

  能通过的不能说都是大族,起码也得是家境富裕,父祖担任官爵的寒门,真正庶民出身的应当是在少数。

  不过问题都不大,只要各地都有储备的人才可以用就好。

  曹髦笑着说道:“这洛阳令果然没有辜负朕的厚望,此人尚且年轻,再磨砺几年,就可以外放担任郡守了。”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