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袁式稻_我是诸天救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旱稻耐旱产量却要低一些,但和这些原始稻种比起来,增产三成,叫高产也没毛病。

  徐光启一头雾水,前面的什么对照组,实验组,控制变量法啥的都没有听懂,但后面那个能够抗旱高产的粮种却听懂了!

  他下意识反驳:“不可能,稻谷怎么可能耐旱,这不可能!”

  “徐大人,别着急,你先听我说。”

  唐泽微微一笑:“我们的实验是这么做的,首先将玻璃温室中的湿度和温度从低开始,慢慢提高,最后控制在最高,也就是现在陕西那些地方的程度。

  每一批种下来之后,无法抵抗干旱的稻种是不是大部分都死了?留下来的就是比较耐旱的?”

  这个很好理解,徐光启点点头,眼神之中似乎有一丝期待。

  唐泽继续接着说,“然后呢,我们将死掉的稻种扔掉,留下活着的,不断提高温度和湿度,延长太阳照射时间。

  这样每一批稻种当中,都会有那么几株幸存下来,而他们对于干旱的耐受能力也越来越强。

  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得到了一种比较耐旱的稻种?”

  徐光启浑身一抖,打了一个激灵,一股凉气从尾巴骨直冲天灵盖。

  这种实验的方法,让他大开眼界,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然后呢,我们就用这种耐旱的稻种和另一种高产的稻种杂交,看能否得到一种,同时继承了这两个特性的稻种。”

  唐泽很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实验是失败了,我们得到的这种稻种在耐旱和增产两个方面都不是很厉害……”

  “这,你,我,”徐光启指着唐泽手指颤抖,表情激动,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想到刚刚自己的态度,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就像是对他自己说的一样。

  徐光启的脸浮现一股病态的嫣红,唐泽赶紧开口了,“当然我这都是运气,比不上徐大人的博学多才,所以我找徐老先生是诚心求教的。”

  徐光启好半晌才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蹲下身摸着那些沉甸甸的稻谷,脸上的笑容很开心。

  他深深朝唐泽鞠了一躬,但唐泽赶紧让开。

  “这都是从前人的著作中知道的,都是运气,可不能归功于我!”

  “伯爷要是这都算运气的话,那我们算什么?伯爷大才啊,去当总兵太屈才了!”

  徐光启绕着这10多亩水稻田来回踱步,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时不时提出一个问题,时不时再停下来思考一会。

  唐泽就这么微笑着看着这个老人,看着他那充满风霜的脸上,毫不掩饰的欣喜之色。

  这个人是一个官僚,心里有对权势的渴望,但心中更多的还是技术和百姓,否则也不会主动去翻译几何原本,也不会去研究农业技术。

  唐泽拿出一本小册子,借助他突破八九玄功第一转之后对身体的强化,他的记忆力也得到了强化,近乎于过目不忘。

  根据他的回忆和曾经搜集的资料,他终于将这本书抄了出来,《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详解》。

  选自高中生物,以及一部分从网上搜集的杂交水稻技术原理。

  “徐老先生,”唐泽走到徐光启身前,在他不可置信的表情中,将小册子递给他,“这是我培育这个高产粮种的所有过程以及涉及到的原理。”

  “你,你,”徐光启手有些哆嗦,好几次去接小册子,又缩回手来,“你愿意把这种秘方教出来?”

  “为什么不愿意呢?”唐泽微微一笑,“这项技术不属于任何人,他应该惠及所有人,让所有人都不在挨饿!”

  徐光启突然狠狠一把攥住唐泽的手,“武安伯,大明和圣上不会忘记你的功劳,我会启奏圣上,凭此功,就算给你封国公也不为过!”

  他把小册子紧紧抓在手里,望着这一片小小的稻田,犹如看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珍宝。

  “既然这是你发明的,那你给这种水稻取个名字吧,你武安伯也必然将伴随着这个名字名垂青史!”

  唐泽抬起头,某位伟人朴实的面容映入他的脑海,他的语气变得缓慢而肃穆。

  “这不是我发明的,是一位姓袁的伟人发明的,我只是继承其中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而已。

  所以,它的名字叫:袁氏稻!”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