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8章 小迪脸红了_我给万物加个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多了!林嘉莉这个小废柴。

  也幸好林嘉莉不知道苏洋在想什么,要不一定会手放在胸口,夸张的说,“你变了,没韩怡的时候交人家小甜甜,现在有韩怡了,叫人家小废柴!”

  ...

  苏洋把小哈这次闻出来的几个项目的香味给记录了一下,打算明天再让小哈闻一下这五个项目别的方面的香味。

  比如“这个项目对韩怡的咖位,人气是否有帮助”。

  毕竟他现在不仅仅是影视公司的老板,还是韩怡的老板。

  作为国内的准一线明星,韩怡的价值可比整个新艺文化都高,他必须对韩怡负责...

  在韩怡回归前后,苏洋有和小包子李子珺专门聊过艺人这个话题,所以现在对明星,艺人也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艺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商品。这个商品当然不是指的这个人本身,而是在粉丝眼里,他的形象,还有粉丝对他寄予的希望和期待。

  所以,给艺人选项目不仅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火,还要看这个剧对这个艺人本身有没有帮助。

  可能有的剧很火,但是艺人完全让人没印象,那这剧即使赚钱了,对艺人也没什么帮助。只能赚一波快钱。

  还有的剧很火,艺人也很火,但却是“黑火”,比如演的是小三,让人恨得牙痒痒。这种剧对艺人的形象没听好,反而有反作用,如果不是缺钱或者对赌的情况下,是尽量不接的。

  毕竟因为演反派演得过于深入人心,然后被观众们骂很多年的演员其实很多。有的甚至一度成为童年阴影系列。

  所以,经济公司的作用其实就是确定艺人的人设,然后帮她选择适合她的项目,一边赚钱,一边把她的这一特点给放大。

  所以很多顶流,或者次顶流在出道中前期,只演正面角色,不演反派角色。因为要通过剧来巩固人设。这个不仅仅是近几年娱乐圈的操作,久远一些的四大天王里的华仔当年也这么做的。

  当然,也有从刚一入圈就喜欢接富有挑战性角色的,或者直接去演反派,竞争影帝影后的人,那种不算“明星”,应该算“演员”。

  前者是一种商品,人设,后者是一种职业。

  圈里对这个的划分是有一套自己的商业逻辑的。

  而一些顶流在走下坡路的时候,也会想尽办法转型,转型为演员。

  但现在韩怡显然还没到这一步,她还在登顶的过程中呢,所以对于她下一部戏的选择,苏洋还是很慎重的。

  经过了变成咸鱼的恢复,苏洋现在精力充沛,再也不觉的累了,正好离着咕噜加点完成还有些时间,所以苏洋干脆和小哈一起下了楼,去了它的画室,打算看看它作画。

  不得不说,小哈经过了这两三个月的锻炼以后,画画是真的...半点进步都没有。

  苏洋见到它的画,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