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4章 准备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勇不过马芳”之言。

  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双方关系错综复杂由此可想而知。

  张顺听的明白,对双方关系认知更进一层,同时也对已经收服“插汉儿部”、“土默特部”和“袄尔都司”等蒙古诸部后金的威胁感受更为直观。

  李述孔及其麾下骑兵不过两千之数,虽然也算是一股精兵,但是对坐拥数十万大军的张顺来说,也不过锦上添花罢了。

  只是他方才听了李述孔这话,不由灵机一动,开口问道:“不知李总兵此来,一路上山几重,水几重,城镇村庄多少个,路上有甚险要之处?”

  “某自周洪山山寨而来,经娄烦巡检司,沿着汾河而下,直至太原城。”李述孔闻言张口就道。

  “一路上遇山一十二重,大小河流溪水三十七条。路上城镇有三个,村庄整整三十五。”

  “险要之处有七处,最为关键是娄烦!”

  张顺闻言不由大喜,连忙又问其细节之处。

  那李述孔一阵比划,说到得意之处,竟然撅草为笔,以地为纸,向张顺书画路上情景。

  不多时,张顺已经对太原以西的地形地势了解个七七八八,他不由拊掌道:“卿真大才也,如何屈居一总兵耶?”

  “奈何军中升降,自有规矩,本王亦坏不得。”

  “阁下麾下多人杰,何不先与我做个‘侦查营’,专门探查敌人动向?”

  “等到日后立些功劳,本王也好再行提拔。”

  那李述孔闻言不由一愣,随即大喜,连忙再施一礼道:“愿为舜王效死!”

  众人闻言不由讶然,万万没想到张顺对此人如此看重。

  张顺自用兵以来,对情报最为看重,故而他但凡想培养、重用之人,必先从斥候起。

  这李述孔刚降,张顺便委此重任,实在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且不说其他人如何心思,眼见李述孔应了自己,张顺不由笑着嘱咐道:“既然如此,一会儿你且带人下去休整一番。”

  “然后逐个登记了花名册,领了任命文书和饷银、粮草,明日便可前往太原以北,为我探查敌情。”

  “等伱出了两岭关以后,只把探子遍布忻、代、岢岚、保德四州。”

  “一为我探大明宣大动静,但凡有大军出动,你速速派人汇报与我。”

  “二为我探鞑子北面动静,但凡有鞑子出动迹象,你依旧派人速速告知与我。”

  “三为我探查义军西面动静,一旦义军大举东进,你亦速速告知与我。”

  “如此三件,只要一无虚假,二无耽搁,便记你一大功。”

  那李述孔闻言登时大喜,连忙拜谢了张顺。

  你道为何?

  原来他在这么多年和大明官兵玩“躲猫猫”的过程中,早在这几处布下了眼线。

  如今他又熟知地形,麾下多骑兵斥候,探查这三番敌情,自然是手到擒来。

  等地李述孔千恩万谢辞别了张顺以后,那宋献策和孙传庭这才忧心道:“舜王如此信任此人,实乃将身家性命系于一人之身,何其险也?”

  不意张顺却笑着摇了摇头道:“太原乃山西之首脑,山西乃天下之脊梁。”

  “大明但凡有兵,必然来救,此乃理所当然耳,何须斥候?”

  “义军计划已定,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本王不过借机试之以忠心,验之以本领,以为长久之计。”

  “夫唯天下三分,义军、大明与后金也。其中大明崇祯早为冢中枯骨,天下英雄只剩吾与洪太耳!”

  “故而吾用此人,不为大明,实为后金也!”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