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北上潞安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五百亲卫,可靠性也相对不错,又多数本是骑兵。他们直接被刘成一战之威威慑之下,连人带马全部投降。

  张顺干脆直接给刘成补充三百多人,将其麾下骑兵扩充到五百人编制。至于剩余二百人这分出一百来人,置换补充给结义大哥陈长梃,使得陈长梃的斥候营达到满员二百骑。

  而张顺自己则从陈长梃麾下抽调百余人武艺高强之辈加上剩余百余骑组建骑兵亲卫。分别由骑术已经练习不错的悟空和姬蛋带领。

  而其余不是特别可靠的投降官兵,则被张顺当做人情,分别赠送给“紫金梁”和“闯将”了。二人得到了张顺的“礼物”以后,也十分高兴,暗暗称赞张顺人品心性,果然一流。

  唯有三十多飞蒙炮手被张顺留了下来,暂时划归李十安管辖,至此李十安麾下人马也扩展到百人左右。

  至此,张顺麾下人马急剧膨胀,从带出营地的一千战兵扩展到近两千人。麾下补充进来的俘虏近半,一个不小心便有全军崩溃之虞。不过张顺完全不担心,胁迫良民入伙,他和他麾下的将领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经验了,只要带着他们和官兵战了几场,便和其他义军无异了。

  更何况张顺对这些俘虏的安排,也做了精心的设计。首先前后左右四营只是补充了些许俘虏,均是原有老人占据优势;其次,刘成威望正隆,宋统殷亲卫畏之如虎,正好靠他压制那三百投降的骑兵;最后,自己和义兄陈长梃分管百人,正好也可以控制局面。至于剩余百人安排在徐子渊麾下,一来正好可以安抚徐子渊和官兵俘虏,二来这百余人没有武器,也成不了气候。

  如此这般,张顺折腾了一天才把降卒安排完毕。到了第二天一早,张顺便拔营而去,和那“紫金梁”、“闯将”北上潞安府去了。

  这泽潞二州便是古代所谓的上党之地,此名却是有一番来历,后世清朝的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便道出了上党的本意,即“居太行山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

  战国时期,太行山曾被称作“天下之脊背”。战国后期,秦国通过长平之战,夺取了泽潞之地,便被人称作“断天下之脊”,至此天下任秦宰割。

  广义的上党包括泽潞辽沁四地,其核心便是潞安府。甚至狭义的上党之地,有时候便指这潞安府。那张顺进入上党之地以来,这是首次进入到泽州以外地区。

  之前张顺所在泽州被称为泽州盆地,后世又称作晋城盆地;而这潞安府则被称作上党盆地,后世称作长治盆地,这两处乃是上党之地最为膏腴之地。

  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自古以来这又是潞、泽两府的传统界山。张顺跟着义军另外两部便穿过了以上山脉,进入到潞安府长子县。

  这长子县名字的由来便和这两地界山丹朱岭有关,传说尧的长子丹朱被封于此地,故而名之长子县。

  感谢粉丝“悠远北渊”的大额打赏,感谢粉丝“Optimize”的两次打赏和“YYJ加油鸭”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