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1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洪河,巨涛环带,东南则跨麒麟山,西南跨象、凤二山,磋峨耸峻,天然形势之雄”。

  其城池面积比城周八里三百四十步的洛阳城还要大上一圈。

  从明洪武年间开始,便在这里设置了潼关卫。按照定额,当有五千六百人在此地驻守。

  虽然遂后卫所制败坏,卫所兵多不堪用。

  可是如今陕西总兵左光先率领万余精锐守城,又有潼关卫佐之,实在难以轻易攻克。

  张顺沉吟了片刻,又追问道:“可否绕道而行?昔日魏武潼关战马超,又如何克之?”

  曹文诏来到此地以后,早已经考察地形,问询向导,对此烂熟于心。

  他便沉声应道:“潼关依山临河,为天下之险。”

  “其南可破金陡关,走望远沟,翻过麟趾原,经禁沟绕道潼关之后。”

  “奈何禁沟之中早设十二连城,居高临下,携险阻行。昔日黄巢率众绕此道,前后夹击以破潼关。”

  “其北金陡关与潼关之间,有渡焉,谓之风陵渡。”

  “昔日魏武于此地与韩遂、马超对峙,私下却派徐晃率精锐偷渡蒲坂。”

  “及徐晃渡河成功,魏武遂从此渡口渡河向北,从蒲坂津以入关中也!”

  “哦?”张顺闻言一愣,原来《三国演义》中被杀得割须断袍的曹孟德,打关中诸将打的如此干净利索吗?

  从张顺角度看了,这明显是一个典型的声东击西的战术。看来看演义小说学历史,还真不可取。

  他不由奇怪道问道:“不知曹将军可否听过杨过之名?”

  “什么杨过?”曹文诏一愣,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吧,看来你是不知道什么叫“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张顺如何也没有想到,前世武侠小说的名场面,实际地点居然就发生在战场河对面。

  闲话少叙,张顺听完曹文诏的汇报以后,脸色也有几分不好看。

  既然曹文诏将潼关以南以北两个战例都提了出来,想必也有试过了,没能取得什么战果。

  那怎么办?难道就要无功而返吗!

  时间,时间,义军急需要稳住脚跟的时候!

  一旦朝廷喘过这口气,四面围攻,张顺不相信自己仅凭这点人马能够守住河洛根基。

  张顺思虑了良久,正要决定去前线看看战况进展,再作决定。

  刚好听到有士卒来报道:“张都督听闻舜王到了,特意前来拜见!”

  “哦?有请!”张顺且把此事放下不提,姑且见见张都督一面再说。

  不多时,张都督带着几个人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双方草草的见过礼以后,张顺正要客套几句。

  不意张都督开口就道:“张某无能,率众来此地多日,万斤红夷大炮屡铸屡败,难以为继。”

  “我记得当年舜王纵横山西之时,亦颇善铸炮。某特意厚颜赶来问询,期望舜王能提点我一二。”

  呵呵,我当时也是个二把刀,能有什么建议与你?

  张顺苦笑一声,本意要拒绝。可是他转念一想,从义军大破河南巡抚傅宗龙和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朱大典以后,望开封府兴叹。

  到如今顿兵于潼关坚城之下,明显义军攻城技术急需提高,不能再视若无睹了。

  他便点了点头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本王虽然亦不擅长此事,不过也当前去察看一番,看看能不能出点主意!”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