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北海通天,金丹无漏_大明抄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因为她是大户人家,才要等她自己布施,你开口跟她要,能要几个钱?”

  方休随口安抚着小狐妖,顺带一嘴:“日后我若不在,你当家时也要记着,以我们无厌观现在的名声,不能……”

  胡小桑只听到方休说“你当家”,说“我们无厌观”,就听得心中美滋滋,一脸怨气化作笑意,根本连方休后面说什么都没管。

  她哼着调子又下一碗面去,开开心心吃面,又高高兴兴洗碗。

  方休继续抄书。

  今日抄的这本书,是摩阳成送的《小北海志》,记载有北地一片大湖的周遭水域地理。

  方休抄书道长的名头越传越广,连有人送礼都开始送书。

  这倒是件好事。

  无厌观书楼统共就几百本书,不出一年就能抄完,是该补充些存货。

  尤其是,抄书的奖励似乎也跟书的内容价值有关。

  同样是法币,《吕祖说先天得道经》抄来的纯阳法币,以方休现在修为,自然分辨的清,至少有内相圆满的水准。

  其他杂书抄来的法币,便都只是法脉真气,差上一截。

  而能拿来送礼的书,又岂能是寻常书?

  或多或少都要有些独到之处。

  例如摩阳成所赠的一箱子书,皆是白草原以北的地志。

  《通天河百国》、《摩国地志》、《棠国地志》……

  《小北海志》算是这片区域的总览。

  大明疆域北面,是祖门莽人占据的草原,因天寒地冻,三季覆雪,故而名白草地。

  而再往北边去,本该更加寒冷,却因为一条永远温热的大河,而将气候哄得暖和。

  又化作适宜居住的温暖地域。

  这条大河以通天为名,脉络千里,布泽百国,生养生灵不知几许,号称北地母河。

  而沿着通天河诸多干支回溯,源头是一片壮阔大湖。

  便是小北海。

  小北海上有不少岛屿,其中以七个大岛为首,镇压湖中十九个水眼,平波伏妖,是通天河流域子民生息之根本。

  同时也是通天派的山门。

  从来只听说,通天派是能与燕山大罗相提并论的,道门大宗。

  但真个仔细分辨,这通天派镇压北地,有百国子民供奉,言出法随,无有二话,似乎威势还在燕山大罗之上。

  只不过小北海远在白草原彼端,与大明疆域并不接壤。

  通天河流域的子民,也是人、莽、妖混杂,野性难驯,教化不显,才结做一个个城池堡寨,自以为国,终日里争斗不休。

  就不如燕山大罗坐镇人国正统的大明京师,来得显赫正大。

  摩阳成便是北地摩国之人,家中世代居住在通天河支流摩河之北。

  故以摩阳为姓。

  他这一姓,历代都有人拜入小北海修行,比如摩阳成。

  摩阳成远来燕京前,便是通天派的外门弟子,记名在七座大岛中的第七山。

  南宫星君庙,也得名自第七山的道法——《南宫星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