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两百四十五节 平贾的威力(第一更)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城,在后世,根本不是长城附近的城市。

  但如今,它却是真正的边塞。

  而且还是与匈奴进行贸易榷市的边塞之一。

  说起来,可能你不信。

  尽管汉匈两国在高阙大打出手,双方主力硬碰硬,杀的天昏地暗。

  但一开春,匈奴各部族的贵族,就跟没事人一样,赶着牲畜,运载着皮毛和远方的各种特产,来到了包括在参合在内的许多边境榷市进行交易。

  而汉室似乎也忘记了去年曾经掀起的轰轰烈烈的打击对匈奴走私和贸易的行动。

  官府直接出面,组织和指导了许多商贾,来此交易。

  不过前提是交税!

  在参合城的城门口,来自一个名为主爵都尉衙门的官员,在军队的保护下,带着数十名随从,对一切通过城门进出的商品进行课税。

  一般来说,出城商品,需要课税一成到三成。

  而入城的商品则统一课税一成。

  而且,人家还不是乱收税!

  一切税收,都有法律依据,连收税的标准,都经过了核准参合本地以及代郡的数位平贾,就坐镇在这参合城里,每天代表商人们去跟这主爵都尉的官员谈判,定好商品的价格。

  然后,这位官员再依据平贾核准的物价来课税。

  童叟无欺,明码标价!

  所有商品的课税情况,都写在一个张木牌上面。

  无论你是贵族的家臣还是民间的土豪,都得按照这规矩来。

  不然就别想出城或者进城!

  所有商人,都对这个来自主爵都尉衙门的官员恨得牙咬咬,但偏偏无可奈何。

  无论他们背后是谁,权柄有多大,每天都得乖乖交税。

  这实在是因为与匈奴贸易的利润太大了!

  一匹丝绸或者一件瓷器,在中国,利润不过三成。撑死了五成。

  但运出长城,卖给匈奴,转手就是三倍、五倍乃至于十倍的利润!

  若是运气好,忽悠到了一个土包子,一匹不过几百钱的丝绸,直接卖出一头牛甚至是一匹马的价钱都有可能!

  最近更是甚至连粮食也可以卖出高价了。

  中国的陈米和官仓里的旧粮,百石就可以在榷市上换到一头牛犊。

  虽然利润比不上丝绸和瓷器还有大黄、香料等贸易。

  但胜在量多,匈奴人几乎是无休止的需求,撑爆了无数商人。

  某位代国高层,甚至一个月内,靠着这个买卖空手套白狼,赚的千万利润!

  而他的方法,现在也已经广为人知很简单,先去官仓或者军仓,打个白条,借来几千石甚至上万石的陈米反正这些陈米也是要低价卖掉,好方便进新米的。

  然后,再把这些陈米拉到榷市,卖给需求极大的匈奴人。

  再赶着从匈奴换来的牲畜、皮毛甚至黄金,拉到太原、晋阳甚至是雒阳和长安出售。

  最后拿着获利的钱,支付给官仓的官员。

  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安全无风险,而且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