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四节 乌孙的忧虑_我要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个穷光蛋。

  但两国的王室和贵族,却已经发达致富了。

  皮毛、奴工和人参。

  一同构成了真番与韩国对怀化的三大出口创汇拳头产品。

  这两国的王室和贵族,将自己国内的奴隶,在保留了部分维持耕作的人员后,几乎全部组织起来,到了朝鲜和怀化,承包工程。

  堂邑候世子跟朝鲜君刘明,就是他们的头号客户。

  仅仅是劳动力输出一项,在过去半年,真番和韩国两国的贵族和王室,就起码入账数千金!

  此外,皮毛、粮食以及人参的出口,也为两国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再加上这两国国内,本来也有一些金矿在开采。

  虽然产量比较小,但一年也有个几百金。

  两国王子在长安斗富算什么?

  现在,他们在安东都护府内的斗富和炫富,才叫夸张呢!

  真番王刘忠汉这边要投资五千金,兴建小长安。

  隔壁的韩王萁准,就喊出了以万金筑城的口号!

  沧海君金信,则更加夸张。

  人家干脆在新化城外的山陵之间,仿照中国的诸侯王,给自己凿山起陵。

  规格和豪华程度,直接能跟梁王的陵邑相媲美。

  这三个当今天子的狗腿子跟脑残粉,现在,已经是钱多的都快发烧了!

  不过,他们发财,前去做买卖的商人,就赚得更多了。

  譬如被强制迁到茂陵的师家,就是靠着垄断轨道马车的运输生意,还有从真番、韩国和朝鲜进口皮毛和人参,出口铜器和铁器,重新发达了起来。

  师家现在的财富,已经恢复到了过去在雒阳时的巅峰状况!

  以至于,师家甚至食髓知味,提出了‘愿献钱一万万,以五年之功,修函谷-雒阳之轨道!’。

  连师家,都能张口就是一万万钱。

  那安东之地的买卖的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些熙熙攘攘中,第一批乌孙人,带着无限的好奇心,进入了汉家的神京。

  “姨母,这长安真是大啊……”年仅五岁的乌孙昆莫肥靡,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这长安城的街坊闾里。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城市,也从未见过,如此多人口聚集的地区。

  不止是他,其他两百多个乌孙人,也是如此。

  一个个就跟个好奇宝宝一般,到处打量,到处张望,不时发出一声声的赞叹。

  “是啊!”阿扎娜感叹道:“这汉朝果然不愧是唯一一个能与匈奴单于庭分庭抗礼的强大国家!”

  一路走来,乌孙人已经看过了太多的中国城市。

  如同要塞一般的燕都蓟城,仿佛人间仙境的赵都邯郸,宛如梦境中的天堂一样的雒阳。

  但,与眼前这座雄城相比。

  蓟城也好,邯郸也罢。都跟乡下的村庄一样。

  哪怕是雒阳城,在这汉家的神京,帝都之前。也是相形见绌。

  从新化到长安,每一个乌孙人。都用眼睛,亲眼看到了这个东方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