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5章 先定一个小目标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实验室也是国内最顶级的实验室之一。

  从甘蔗螟虫到澳洲瓢虫,再到孟氏隐唇瓢虫防治,从生物防治学再到昆虫病理学,他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简单说来,这是一位值得致以崇高敬意的伟大科学家。

  他有一句名言颇为出名:“科学实验一定要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如果在实验室里搞科研,得出成果不投入实际生产应用,那只是纸上谈兵。这不是我们科学工作者要走的路。”

  显然,这和陆时羡几天之前的领悟不谋而合。

  顶级科学工作者总会在某个方面有共通之处,而现在的陆时羡无疑具备着成为它的潜质。

  “高静只不过是先定了一个小目标,你们笑什么?”确实勇气可嘉,陆时羡对她表示了肯定。

  高静看着几人一唱一和,冷哼一声,转身回了房间,自己一个人去玩了。

  剩余的三个男人一下子失去了话题,整个休息室再度变得寂静下来。

  一夜无话。

  第四天的清晨,随着所有的诱捕器被收回来,来自最后一天的诱虫数量也被记录在案。

  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陆时羡开始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

  由于计算量并不算大,再加上他的操作熟练,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看完最后结果,陆时羡却突然沉默下来。

  “看来我之前还是乐观了,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他将电脑的主位让了出来,然后说道:“你们也看看吧!”

  听完,几个人面色各异地看向屏幕。

  此时的数据显示成灾程度已经处于较重层次了。

  虽然成灾程度只是考量有害生物灾害一个角度,但陆时羡也绝对相信,此次有害生物灾害绝对不是简单的Ⅳ级。

  而他也早有心理准备,要知道虫情测报的结果来自于测报灯。

  测报灯诱捕到的昆虫会远远多余黑光诱捕器,于是这样极容易产生一些误差。

  再加上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重视这个,这个结果出来的并不奇怪。

  为什么产生这种想法,陆时羡其实挺理解他们的想法。

  而且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顾着白蛾这一种,其他固有的本土病虫害难道就不管了?

  就更别说花费人力物力去整治一个可能并不会爆发的虫害。

  但按照刚刚的数据看,爆发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米国白蛾每年会生出三代,一只雌蛾在春季卵,仅仅只需要一年,就能生产千万级别的后代。

  从第一代开始防起,从1-3龄幼虫开始防起,防早防小才应是制胜法宝。

  陆时羡此时越想越觉得奇怪。

  南江过去没发生过米国白蛾入侵事件,这些其他人不清楚也就算了,但冯德章绝对不在此列。

  米国白蛾作为很久之前就已经入侵到华国的害虫之一,已经产生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治理体系。

  化学防治法有特制杀虫剂。

  物理防治法有人工减除网幕。

  生物防治法有周氏啮小蜂。

  关于米国白蛾危害的最新研究情况,他也广而告之了,应当说来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那么是什么使他缄口不言?

  忽然,一个想法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心间。

  此刻,他似乎抓住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