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七章光直下、蛟龙穴(九)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骆爱卿老成之言,那就再等等,也让王冲的那些即将转业的将官们多真被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点道理崇祯还是有的。

  像南京的那些人,狗急了跳墙似得,一天征兵,一天训练,第三天就拉到战场上的扯淡做法,居然也能够取得胜利。

  崇祯不用仔细的去想,当时的战斗,到底会死多少人。

  与其说是一场战斗,还不如说是用人命堆积起来的胜利。

  崇祯把目光又放在了背后的地图上。

  道院来消息说,火箭已经制作成功了,按要求,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在火炮之上,成本也下降了不少,就是只能消耗一次,你对这事怎么看?

  这个问题,他已经单独的问过许多人了。

  李长庚认为,这种一次性消耗的火器,根本就没有必要装备在每一个队伍当中,使用起来麻烦不说,运输也很费劲。

  更不要说保养和维护了。

  和现存的火炮相比,只有在制造时的费用,算是唯一的有点--便宜。

  如今的大明,识字的人很多,懂数算,还能够熟练运用的人就很少了。

  要是再成立一个火箭营。

  怕是又要消耗为数不多的人才。

  而晁刚的想法就很简单了,只要是威力巨大的火器,就必须装备在军队中,就算是不用,拉出去吓唬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有没有是一回事。

  便宜不便宜又是一回事。

  而晁刚的说法,也很符合如今大明军队中的主流想法。

  在超远距离打击敌人,然后火炮接着,最后就是火枪,能够多少敌人近身?

  除非敌人也有和大明差不多的火器。

  至于王冲的说法,就是暂时大明不需要火箭,等到需要的时候,在建设这个军营不迟,而且还可以把多余出来的人才,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

  而且都站得住脚,总的来说,暂时不建立这样的火箭营,是占据了大多数。

  这就让崇祯很纠结了,他心中也知道大明如今的现状。

  人才缺少,火箭的技术还不成熟,成本下不来,保质期还很短,这些都是问题,可要是在他的手里不建设的话,他怕以后想要建设时。

  阻力会更大。

  在以前的朝堂之中,也不是没有有远见的人,可面对火枪,面对工匠,还不是一样的无视了这些人和物的巨大作用?

  位子和脑子,从来都是不匹配的。

  重要的是,到了现在,还会有人来拿祖宗法度说事。

  他要是不同意,自己现在打下的基础,也有很大的概率会人亡政息,可要是同意了的话,有该如何去改变整个大明的现状?

  崇祯你可以不在乎自己身上的骂名。

  民间的各种话本,什么剧情都有。

  可他不能不在乎,自己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台子,会被一阵风刮走。

  或许是他想的有点多,可不得不防是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