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零五章却将万字平戎策(一)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桑的局势,通过郑芝龙的书信,一点点的展示在了人们面前。

  在中原人的眼中,那就是一个撮尔小国,可如今这个小国家,居然不相互厮杀,开始发展经济和科技了。

  和平的环境,经济的增长总是最快的。

  而那些习惯了战斗的幕府士兵们,则是被人雇佣着走出扶桑去战斗,不但可以锻炼自己的武力,还能够得到更多的见识。

  就是在扶桑的人,也没有闲着。

  大明重视火器,还是因为崇祯一手推进,可扶桑是没有这样的人的,人家依然在和大明齐头并进。

  骆养性干咽了口唾沫。

  他是明白崇祯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朝堂上是个怎样的情况,都在拿辽东的建奴们赚钱,就是大明内部的天灾都不放过。

  苦的只有皇帝和最底下的百姓。

  皇帝苦是因为什么事情都无法去做,只要在大臣们认为,皇上越界了,那么就会很快的被安排一番。

  死的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而百姓们,就更加不用说了,连皇帝都身不由己,小老百姓有能做什么?

  不外乎就是揭竿而起,在天灾的基础上,再引出人祸。

  那还会在乎什么民生。

  更不要说加强整个大明的武力了。

  同样是小冰河时期,偏偏扶桑从郑芝龙的回信中透露出,几乎没啥影响。

  其他人,在这一刻也想到了这一点。

  明白火器厉害的人,心中都是一阵后怕,幸好扶桑太小,人口并不是很多,要不然现在······

  不敢深思啊。

  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发生。

  小小的建奴,都会用为骑兵的厉害,而让大明只能被动的挨打,无法做出积极的进攻行为。

  就更不要说有着厉害火器的扶桑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远征的诀窍就在准备的越多,越充分,损失就会越低,这一点已经在进攻南越的时候,经过了考验的,尽管现在还不清楚南越的状况,可大家也都清楚,若是大明的士兵,真的损失很大的话,李长庚和张春他们,绝对不敢隐瞒下来。”

  目前没有接到南越的急报。

  那么就说明一切都很顺利。

  这一点晁刚可以从物资的划拨方面,了解一二。

  “在半个月前,大明的廉州府,已经传回来消息说是从南越,运回来的一些当地稀有的物资。”

  邢氏补充了一句。

  物流准运这一块,现在人家是玩的越来越熟悉,就是想要放手,一时半会还找不到可以接手的人。

  所以,她说出来的话,也就很有分量。

  能够有南越特有的物资运回来,都在从旁佐证着,南越的攻略,已经成功了,按照时间来算的话,或许现在已经结束了,正在进行重新治理。

  也就路途太远,消息不是很畅通。

  崇祯坐在首位上,心中想的则是,需要道院立刻弄出点差不消息更快的手段。

  电力的一些东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