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亮马夸街_相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吹班后面则跟着帛班,手中打着“肃静”“回避”牌子。

  帛班过后,则是三顶摘了呢缦的八抬大轿,正因为如此,也能看清楚轿子中的人。

  余意指着最前头那顶轿子对高文道:“这就是国子监祭酒李祯李昌祺,当年我在京城南镇抚司当差的时候,因为公干同李祭酒见过一次面,却认得出来。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不想李老大人却老成这样。”

  高文定睛看去,却见轿中那个李祭酒已经老得不象话了,面上全是皱纹,头发胡须白成一片,整个人看起来都干瘪了。余意也已经够老的,和李祭酒比起来倒显得勉强健康。

  想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位李大人五朝元老,已经八十出头,估计最多一两年就会退休回家养老。

  因为年纪实在太大,气血已衰,天气又热,李祯在轿子里被一阵颠簸,就经受不住,勉强睁着眼睛,但看起来却异常疲惫。

  说句实在话,摊上这个个大宗师,对陕西士子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朝廷大员靠被派到地方主持乡试固然可以收门生、蓄人脉,以为自己将来的臂助,考生拜入大主考门下,将来入了仕途,也可得师门提携。可这个李老头老成这样,这拼了命来陕西主考却是奔着钱来的,想在退休前合理合法捞上一笔。陕西书生就算被他取了,将来也别指望这老头能够帮上忙。

  说起来,今年这个大比之年大伙儿还真是运气不佳,尤其是院试、乡试连考的书生。先是碰到徐有贞这个失势、落魄的考官,现在又碰到李祯这个尸位素餐的老朽。

  在李祯后面的那顶轿子则是副主考的,一个四十出头,相貌平平的中年人。

  余意对高文道:“此人姓舒,名日长,国史馆协修。以前外派山西太原府主持过一界院试,这次来协助李昌祺。李公以前修过国史,和舒副主考倒是熟人。”

  说着话,第三顶轿子又过来了,高文说:“想必这就是我陕西的布政使了。”

  余意点头:“正是我省布政使司衙门左布政使高凌汉,是高相公你的本家。”

  听他说起本省的最高长官,高文来了精神,定睛看过去。却看到第三顶轿子里坐着一个身躯庞大,面容白皙的,身着大红官袍的中年胖子。

  明朝开国之初沿用元制,设行省。洪武年间则改省为布政使司,不过,习惯上仍称为“行省”。有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参政、左右参议等官。到宣德年,也就是明英宗父亲朱瞻基那一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布政使权势极重,掌管一省之行政。

  承宣布政使司与执掌刑狱的提刑按察使司、掌军的都指挥司就是所谓的三使司了。

  左差政是一省的最高官员,相当于后世的省长

  。明中后期,朝廷又派出大员出任巡抚,权力比参政更大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