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酒糟蒸酒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钱一斤。杜中宵他们按一文钱两斤收买,价钱倒也合理。

  盘算一番,唐主管才叫出两个小厮来,吩咐给韩练和杜中宵装上两担酒糟。

  韩练算过了钱,临离去时,唐主管再次吩咐,万万不可造醋犯禁。

  两人挑着担子,晃晃悠悠走得远了,韩练才道:“唐主管也是好人,知道‘其香居’难为我的脚店,生怕一时忍不住犯禁,一再叮嘱。他却不知,我们不是酿醋,却是要制酒!”

  杜中宵道:“这个法子得来不易,别人哪里能够想得到。”

  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杜中宵的家里。

  此时天尚未亮,母亲正在做早饭,父亲杜循一个人站在门前,看着天空出神。

  到了门前,韩练向杜循打招呼:“哥哥身体大好了吗?”

  杜循急忙回礼,知道来的是韩家脚店的东家,道:“我在州城里病情就差不多好了,回到县里多是因为冻饿身体不适。在家里歇了一天,今日没什么大碍了。”

  “那便好,那便好。”韩练一边说着,一边放下肩上担子。

  杜循帮着把酒糟卸下,韩练便就告辞离去,再三挽留也是不肯。

  看着韩练离去的背影,杜循道:“这老儿是个知情知趣的人,知道我们蒸酒他不宜在旁观看,一卸下酒糟便就走了。他的心里清楚,倒是可以深交。”

  母亲在一旁听见,笑着道:“前两月我们家里靠卤羊蹄为生,在他店里不知卖了多少,从来没出过差错,不比别的人家。韩家人是极好的,又有什么信不过?”

  杜循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自受了这一番刺激,性格变了许多。杜家耕读传家,进京之前杜循自恃自小熟读诗书,颇有些自命不凡的意思。经过落榜的打击,又一场大病,数次生死关前徘徊,心中所想与以前已是大不相同。

  凡是读书的人,多自命不凡,尤其是过了发解试,无不想着进京金榜题名,从此改变命运。等到真地进了京城,见了无数与自己一般的举子,再看过别人写的文章,才明白自己是井底之蛙。每榜进士都以开封府的举子登科的最多,除了天下人才荟萃之外,那里的读书人眼界开阔也是重要原因。像杜循这种小地方的举人,天然在见识上差了不只一筹,文章的立意就比不上别人。

  经了这一次大难,杜循明白,自己再去考几次也是一样的结果。除非离开家乡,到两京那种人才集中的地方游学几年,长一长见识,弥补以前所学的不足。不然,科举这条路自己今生无望了。

  游学,赶考,交游,那都需要钱的,总不能做个乞丐到处流浪。钱从哪里来?杜循转头看了看旁边堆的酒糟,又看了看正在棚子里准备的儿子,暗暗叹了口气。现在自己一身病,只能靠儿子了。

  杜中宵到了棚子里,点了灶底的火,开始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