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一章:满足要求才是最好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怎么会没有风洞。不过要用风洞不是熟人那还真的是麻烦,就算你有上面打招呼,一样没有关系用起来还是费力。风洞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学校派专门的人员管理,经常和风洞打交道的空气动力学专业自然就是关系好了,朱教授就是这样的,都是教授级别了,这风洞是可以更优先进行的安排。

  朱教授走到办工桌旁,拿出一些资料,看起来是试验安排之类的东西。

  “我们学校这里有低速风动,可以完成低速试验,而高速风洞到时候我去协调一下,帝都这边也有,唯一的跨音速风动这个还不好找,只有到时候去西南那边的大风洞群试验,那边新落成了一座跨音速风洞,听说性能很不错,借这个机会我也要去看看这个新家伙。”

  说到这里,朱教授一脸兴奋,这个都能理解,搞空气动力学的,对于风洞是有着特殊的情节。风洞不同于一般的试验设备,这东西太复杂,太昂贵了,一般国家承受不起,只有大国才有资格建造并使用它。

  那么有了新的风洞落成那么肯定就是全行业的幸事,有机会一定是要去朝拜一下,这个是必须的。

  说了这些,于总师才将杨辉叫到朱教授这里来,向朱教授介绍杨辉。

  “朱教授,这是杨辉,这次我们基地气动小组的带头负责人,人很年轻,不过技术上有些独到的见解。但是很遗憾这小子放弃了继续读研的机会,提前参加了工作,这次新机的气动大概理论就是他提出来的,所以现在做气动试验的时候,还望你多多指点一下他。”

  朱教授看着杨辉,开始在脑袋里搜索关于杨辉这个人的印象,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在期刊上看到一篇论文署名的就是杨辉,不过想到那篇论文,朱教授有奇怪了。

  “杨辉对吧,看你年龄是大学刚毕业,前不久发表了一篇大边条翼的论文,是你吧?”

  国内学术界就这么大,杨辉又刚才走出学校半年,他的大边条翼论文才发表不久,自然在朱教授这些专业人士眼里还是有些记忆的。

  最没有想到自己这篇论文还发表了,看来辅导员自己真的不薄啊。再想到自己当时刚重生过来还没有适应,太兴奋,忙着整出了个不伦不类的东西来,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太脱离了自己当时的定位。

  杨辉知道这个时候还是谦虚来的好,特别是在这些老学者、老教授面前更要如此。

  “这倒是我的论文,不过现在有了实际的实践后才发现这东西现在我们还是用不上,各方面还要一步一步来的好。”

  听了杨辉的话,朱教授是有所感,对于杨辉说的这话表示理解,指着桌上的草图:“所以,你就在新机上面采用了保守设计,放弃你研究的边条翼,采用了现在比较简单的双三角翼,对吧。”

  不得不说,行家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