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三策_167_王朝伪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举荐谁”的意思。

  “听两位这样说,朕看这人倒有些意思,七王,余贺伦如何狂妄,你说给朕听听。”我故作轻松的问道,但潜意识里总感觉余贺伦这个人有些说道。

  七王爷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说了出来:“皇上,要说这个余贺伦对倭寇是有些办法,可他太过狂妄自大,难以驾御。五年前倭寇浪人欲在钱塘登岸为祸,当时江浙水师都督兼钱塘总镇守备姚徽准备诱敌深入,放倭寇登岸,然后予以一网打尽,这本来是最稳妥的办法,可余贺伦却当面顶撞姚徽,说什么这是‘以人命为饵钓鱼’。说这话倒也罢了,不管怎么说多少还有些爱民之心。可是姚徽斥责了他以后,他不但不听,反而引本部船舰出海截击倭寇,最后虽使倭寇不敢登岸,但却也未能一举歼灭。姚徽见余贺伦忤逆军令,遂上报朝廷要对他降级惩罚,谁知余贺伦居然就此挂甲而去,留下话说什么姚都督用兵如神,用不了几年钱塘一地便都是兵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却说以姚都督之法御倭,出不了几年,钱塘百姓不死既逃,哪里还会有百姓?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等人如何能用?”

  我起身背着手踱步思考了起来,这个余贺伦的想法其实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虽然不能使倭寇绝迹,但却可以有效的保境安民,与他的想法相比,江浙水师都督姚徽的做法虽然稳妥,并有可能将登岸倭寇一网打尽,但相应的代价却是百姓生命财产的损失。七王之所以不希望我用余贺伦,不见得是看不上他的想法,更多的考虑应当是那一套尊卑有别、上下有序的传统观念。

  “皇上,余贺伦在水师中有水战之神的称谓,即使在倭寇那里也有震胆之威。”史景隆见我在思考,便进一步的介绍道,“他多年防边抗倭,曾有制倭三策传于军中。”

  “怎么个三策?”我停下步问道。

  史景隆见我有兴趣,忙禀报道:“余贺伦说,防倭有上中下三策:倭寇居于海外孤岛,巢穴远离大汉,来则乘海船骚扰,去则亦乘海船避于深海,若想剿灭倭患,不使其再复兴起,则当遣大海舰直捣倭国巢穴,拘其百姓,控其国土,使贼寇无喘息立足之地,其患必绝,此为上策,不过这些年大汉少有大海舰,因此无法攻打倭国巢穴,这一策虽好,却用不得。”

  “嗯,说的有理,朕亦有建大海舰保卫海疆的想法,不过这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我点头道。

  “上策不能行,则还有中下两策。”史景隆接着说道,“中策者,陈海舰常年游于海上分片严防以形成威吓之势使倭寇没胆来袭,即使来了,也是见倭寇便打,不使其登岸扰民,纵使有倭寇登了岸也已是强弩之末,如此虽然不能绝了倭患,但却可以安境保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