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毁掉的关中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的能力。

  在山西还好说,地形复杂,朝廷大军铺展不开,流寇如果采取游击的战术,还是能取得相对的优势的。

  最起码能够和朝廷官军打的有来有回,不再是一边倒的战败,不时能打几次反击。

  但是去了陕西呢?

  陕西的地形可和山西不是一回事。

  流寇们才刚刚被朝廷的骑兵从陕西一路撵出来。

  现在的流寇,大规模的平原作战,绝对不是朝廷大军的对手。

  在山西或许他们还能够逞凶一时,但要去陕西,呵呵,那就是找死了。

  还有就是,第二点,第二点更加的重要。

  现在的关中三秦之地,可不是汉唐时期的关中了。

  汉唐时期的关中水草丰美,有大片的开垦好的良田,无数的水利设施,用来发展农业再合适不过。

  对于中国这个传统的农耕文明来说,谁掌握了最多的耕地,谁便有了争霸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汉唐都以关中为根基的原因!

  但是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后,汉族人口大量南迁,江南一带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再加上政权更替迅速,国家武备不兴,北方时时刻刻面临胡人的威胁。

  大量人口自然是要选择向南迁移,渐渐的关中的地位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中原和江南变成了耕地最多,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北宋开国时期,赵匡胤选择定都开封的原因。

  开封地处中原,控遏黄河,四周都是适合耕种的大平原,能够给国家提供足够的粮食。

  只是,两宋时期的关中虽然不如汉唐时期的关中那么重要,但依旧能够被称之为王霸之地。

  因为只要能够把守住关隘,敌人就打不进关中。

  关中出产的粮食还能够养活大量的军队,自然也就有了争霸的根基。

  但是,为何到了大明朝,关中就残破了呢?

  说什么气候变化,都他娘的是在扯蛋。

  其实就四个字,水土流失!

  为什么会水土流失呢?

  因为在蒙元时期,蒙古人以骑射定的天下,自然要在天下各处都养马。

  这也就导致了,元末的那批义军,是历史上最奢侈的一批,他们都能够骑着马和朝廷官军玩大规模的骑兵会战。

  让人羡慕啊!

  关中靠近草原,自然是养了不少的战马的。

  大批的良田被种上了牧草,山林也被野蛮粗暴的开发,种上了牧草。

  汉人有春日不伐,孕兽不猎的传统,知道要可持续发展,不能野蛮开发。

  但蒙古人才不管这些!

  关中开发过度毁掉了又如何,他们在全世界的牧场多了去了。

  然后经过蒙元一百多年的祸害,关中彻底毁了。

  原本王霸之地,良田千万,水草丰美的关中,就变成了眼下的这种鬼样子。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不再富饶丰美。

  也导致了下流的黄河泥沙堆积严重,直到变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