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八五章 世家门阀何处去_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充公,足以让他们在新的安置之地生活下去。

  赵兴从來不担心斩草不除根而使得这些大族若干年后再次变成庞然大物,结果威胁到了帝国的存在和安全。只因为如今的大汉,已经从内到外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改变,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生产方式,已经向前迈进了很大一段距离。只要死死把握住土地国有,严禁私下买卖和兼并这一条,那么原本那些依靠封地和田产來壮大的世家豪门,就永远沒有机会再次抱成一团,凭借土地这一根本性的生产资源进行剥削和压迫。

  赵兴之所以愿意让这些世家豪门在偏远的地方开枝散叶,那是因为世家豪门也有其可以被利用和引导的一些方面。

  偏远地区大多数是异族聚集之地,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很多地方的百姓甚至还过着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生活,比如益州西南部的各族,东北的挹娄、沃沮等部落。世家豪门渊源流传,族内受过教育的子弟甚多,而且因为习惯使然,家族的控制**都十分强烈。如果将这些家族拆散了迁徙到东南西北各个偏远的角落,相信用不了多少年,他们便会替赵兴把当地的土著居民管理的服服帖帖,甚至过上百年之后,彻底汉化。

  有人担心赵兴这么做会给帝国的未來埋下许多的隐患,赵兴却笑着说这种想法目光实在过于短浅。知道五胡乱华那段历史的赵兴,他坚信就算日后这些世家豪门真的再次在偏远之地崛起,那也是大汉文明和文化的崛起,就算他们带着大军攻进了中原地区,那也只是汉人之间内部的纷争,却跟五胡乱华这种历史悲剧沒有了多少关系。

  同一文明之下的斗争,可以促进文明向前发展和进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往往却是亡国灭种、某一文明覆灭的悲剧。

  赵兴绝对不干那种后世某些皇帝将开国公侯将相全都圈禁在帝国都城之中,时不时的还要加以屠戮和打压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可谓英明神武,他担心手下的公侯将相以后起來造自己子女的反,于是将这些人和他们的子女全都圈禁在长安城中,可惜若干年后的安史之乱证明老李家这种小肚鸡肠的做法完全错误!

  开国的王侯将相,最合适的归宿便是将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送往更遥远的地方,让他们继续为帝国开拓!同样地,这些世家豪门也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从一开始便制定出合理详细的限制措施,他们不仅不会危害帝国的统治,相反还会成为帝国控制偏远地区的最大臂助。

  按照赵兴计划全力推行的早期君主立宪国体,只要中央帝国牢牢控制着军队,把握着先进文明的发展方向,再辅以合理的民族政策,那么向外不断开枝散叶的豪门世家和开国功勋后人们,他们仍然会凝聚在汉文明的旗帜下,努力地将大汉文明推向更为遥远的地方。

  赵兴以为,比之成吉思汗麾下的铁蹄,文明的传播和控制才是真正的王道。野蛮的屠戮和焚毁,带來的不过是一时的快感,根本孕育不出灿烂光辉而又持久伟大的国度。

  [三七中文手机版]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