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八章 差距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白费曼教授提及这些的用意,显然不是为了说废话,而是以此衬托出“人”在这些技术指标上的裹足不前。

  顺着这条思路,教授继续讲下去:

  “计算机的各项技术指标,至少在目前,每一年、每一季度,甚至每一个月都会有新进展,指标刷新的度是很惊人的。

  反观人类,思维的展难易度量,指标的原地踏步,却不言自明。

  照这样的趋势展下去,总有一天,计算机的某些‘原则性’、‘关键性’的指标,也将越人类,这是相当合理的假设;

  如果这‘原则性’的指标里,也包含‘智慧’,情况就很微妙了。”

  情况微妙,恩,方然顺着这思路走了一下,片刻间,甚至有些突然的恐慌。

  然后他才意识到这只是假设,别的不谈,以他推演的人类文明之未来,根本没可能让计算机、人工智能的演进到达那一步,只不过这种推演,费曼教授一无所知,才会有那种近似于“计算机将毁灭世界、消灭人类”的恐慌,是这样吗。

  但是教授接下来的话,却出乎他的意料,根本就没提“毁灭”这一茬:

  “如果有一天,计算机的各种能力,都越了人类,那么,人类文明或许会迎来新的纪元。

  这似乎就是在感慨,但就我的观察,以‘人的力量’来推动的人类文明,展,越来越后继乏力,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是科学技术的停滞趋势吗,方然这样想到。

  教授的观点果真类似:

  “现代科学,表面上的情形,新技术似乎层出不穷、十分繁荣。

  但是我们这些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感觉却很不一样,会议,学术交流,或者日常的浏览,至少在理论物理领域,崭新的成果,甚至划时代的理论,最近若干年来几乎就没有出现过。

  究其原因,自己就在这一领域里,或许没办法做到完全的理性,客观评价;

  但我的确认为,人的能力,对科学研究的限制,必然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原则性问题。

  不管现代计算机技术怎样达,工程数学、分析数学这方面的成就,如何斐然,根本上讲,这也无非是和计算尺、仪器台那样,是理论研究者的工具;如何利用这工具,或者,仅仅是如何接收这工具的计算成果,对研究者而言,可并不是一个只要睁眼看、动耳听,就可以解决的细枝末节。

  方然,在你攻读的领域,是否也有一些这样的情况:

  面对计算机给出的处理结果,除非是高度格式化、归一化的结论,否则,人要理解起来都极端困难。

  说白了,使用计算机,无非只是代替人去计算,去趟过繁冗的中间过程,它无法替人去思考,没办法将自身的强大算力,融合到人的思考过程当中。

  而现代科学的前沿领域,即便极度仰赖计算机的算力,事实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是仅凭计算就能解决的。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会想,倘若科学的进步,始终要完全依赖人的思考,

  而这思考的执行者:大脑,又无法升级、演进,那么长远来看,总有一天,人类的科学技术展会后继乏力,甚至后继无人。”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