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二章 初期工业革命的曙光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org与南宋同行

  新任了的吕氏军事集团核心吕文焕,自从接过他哥哥吕文德的京湖制置使这一官职后,这几年一直率军驻防京湖边境,并修筑多个城池,一直在加强京湖一线的防务。

  但是,他感觉远远没有他哥哥吕文德那样威风,特别是这一年。

  原因很简单,按大宋的惯例,只有在战争期间,制置使才能集中地方上的党政军等所有权力,那就相当于一个封地上的国王一般了。

  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哪怕是相对和平------地方官就收回了行政管理权。

  这等于卸掉了吕家的一条腿。

  吕家借用军队的名义走私流求岛物件的行为被制止了,他们要交税;吕家借用战船往外运送物资的行为不得不减少了------就连他们种植经济作物有了收成后,该交的税赋也一样不少。

  除了自家人,他们再想随便征用当地的劳力也不太可能。

  没有了这些方便,吕家感觉到憋气。

  种种不便,常常让他们矛盾地想到了战争的好处来。

  当然,吕氏军事集团核心吕文焕的头脑还是清楚的,他也是继承了哥哥的事业后才发现他哥哥当年是费了多少力气才把吕氏军事集团带到眼下的境地。

  他在家族内部尽量一碗水端平,在朝廷内则积极联系贾平章贾大人,不断向朝廷输送吕家的人才。

  大宋之外,他一直保持与流求岛的友好关系,两方互惠互利

  吕氏家族在流求岛早就有良田三十万亩以上,光他们送去的劳动力,就组建成了大吕村,中吕村,小吕村三个大型村落,人口两万有余!

  而且男女比例不算太高------吕家在流求岛也有两座纺织厂!

  同时,吕家垄断了整个襄阳城以西的煤油销售------那个油好啊,可以点灯还可以做饭。

  煤油灯和煤油炉现在一直在大宋境内畅销,煤油早已经是紧俏物件------垄断,那简直是日进斗金的收入。

  吕家曾经也派出人员,海内海外地去找什么煤油井------他们私下里打听过,说是在海外大岛上有此物------但是几年下来都一无所获。

  只能说流求岛的人有好运气,他们真是有天神相助,才能找到。

  吕氏家族还从种植棉花上得到了好处,有了收获后,他们可以直接卖籽棉,也可以卖皮棉。

  不仅如此,他们也有纺纱厂和织布厂,只不过棉花产量高时,还不如直接卖原材料方便。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用棉花原料充顶煤油货款。

  想想都不公平,流求岛是从海外某大岛上的煤油井里打上煤油就卖钱钞,而自己呢?却要辛辛苦苦种中棉花来与他们交换。

  这个真没有办法,煤油太好用了,比什么鲸油灯亮上五倍,而且还可以烧饭。

  吕家想要多要煤油,就得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