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章 各界提问忙(下)_真摘星拿月摘星与月作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华夏文明之中,大洪水却是由共工祝融发生大战,共工在战斗之中撞断了不周山,引发了滔洪水,这才有了女娲补地故事。好了,刚才题外话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把话题的主角回到那位体验死亡的科学家身上。”

  “我们之前提到的这位科学家,同时接受过西方文明和华夏文明教育的影响,所以他同样了解过大洪水。大洪水事件中西方文明提到过一件道具,那就是诺亚方舟。诺亚方舟之中承载了世界上当时存在的每一种动物,皆是一公一母一雄一雌,其中也包括了鸟类。这就间接证明那场浩大的洪水席卷了整个地球,就连高山也被淹没,让翱翔在际的鸟禽也无法落脚。同时在西方的某些着作中也提到过,这场洪水漫过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关于这一点,现代科学世界也从侧面证实了某些海洋变桑田的真实性。在地球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附近确实是有发现过贝壳化石。而对此,现代的地质学家给出的解释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地壳运动而非大洪水事件。以前的喜马拉雅山是一个平面,位于海底,由于大陆板块之间的运动,地壳相互的挤压,所以经过几亿年的变化之后,渐渐使得某些挤压处的地面渐渐隆起形成高耸入云的山脉。而当时还是海底的沙土由于埋入了大量海底生物的尸骸,所以最后在这渐变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化石,存在于地球最高峰上。这就是现代社会世人普遍接受的认知,并形成了它就是事实的观点。”

  “但是,一位好的科学家向来是喜欢使用最大胆的猜测。所以,如果这些贝壳不是由于地壳渐变隆起埋入地下出现在高山之上,而是由于发生了那场未知的大洪水来解释呢?那就更加的容易了,因为海水既然没过了最高的山峰,那么会在那里留下贝壳和海洋生物化石也很正常。”

  “这位科学家之所以突然想起要去看大洪水,也是对现代科技世界所发现化石的一些特性,产生了疑惑。按照现代知识的科学理论推断,化石的形成是由于动植物死亡之后,尸体沉积到泥土里面,然后经年累月,度过成千上万年的时光,最终才能变成化石。但是这个理论依据,现在渐渐被新的观点打破了。因为无论动物也好,还是植物也好,死后倒在地上,在变成化石之前的漫长岁月里,有极大的可能是来不及被泥土掩埋就已经被其他动植物吃掉或者微生物腐烂分解掉了。”

  “动植物的尸体如果想要变成化石,只可能由于某种突发的环境原因,一下子被什么厚重的泥沙灰土完全覆盖住。它们的尸体被压在厚厚的土层下面,里面由于缺乏空气,然后肌肉和骨骼渐渐和周围的石头融为一体,这才有机会能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