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清使南来_明末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他却有开解自己的可能,原因和简单,他滞留北京的时候,南方已经被曹营打下来了。北京为李自成所攻破之后,明朝在事实上已经没有复起的可能了,而且明朝的残余势力,是张轩追亡逐北,一点点的干掉的。与清廷的干系并不是太大的。、

  如此一来,李雯在心中也有开解之处。

  而今天下两立,他也就死心塌地的为多尔衮办事了。

  “进城之后,我须探问一下钱老的家事,看看钱家有没有什么人留下来。”李雯心中这样想到。

  就在李雯还没有进城的时候,李雯来的消息就传到了张轩的耳朵之中。

  对于清军使节的到来,说实话,张轩没有想过,而今一想却也是在情在理。有时候打仗的时候,还一边打一边谈,更何况而今,夏清之前,数万里的战线,都是停战了。

  派一个使节再简单不过了。

  张轩的本意不想与清军接触,但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来者是客。张轩总要接待一下,就传令给文安之,让文安之处理这件事情,其余的等过了年再说。

  只是私下里张轩还是与张质沟通了一下。

  “陛下,”张质说道:“而今局面与清军谈一下也好?”

  张轩说道:“兄长的意思是?”

  张质说道:“臣知道,朝廷与东虏必有一战,别的不说,不夺回扬州一县,即便是臣也是不甘心的。”

  张轩点点头,的确,扬州一线,在清军手中,张轩如鲠在喉一般,食不下咽。

  历史上,无数次南北对立的经验告诉张轩,守江必守淮,而今清军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长江以北,与南京不过百里,其中纵然有长江可为天险,但是凡是有一个万一,这南京城就不保了。

  其中风险太大了一点。

  历史上,大明的天子守国门,被人称赞的。但是事实上细细想想,天子是用来守国门的吗?军事风险太大了。就现在夏军的文臣之中,就有一些想让张

  轩将国都迁回武昌。

  武昌在军事上的风险也少很多。当然了这些人也是两湖籍的人比较多。张轩从武昌起兵,政府之中,有一些这样的人,也是很正常的。

  张质说道:“打仗的事情,臣所知不多,只是有一件事情,臣却清楚,朝廷开支浩大,即便是陛下有整顿全军,裁撤军队之心,这一件事情,能在明年一年内做完就是好的。”

  “以臣之见,朝廷十年之内,不可言兵。与其如此,不如与东虏缓和一二。”

  张轩说道:“十年,是否太长了?”

  张质说道:“十年还是臣少算了。”他细细算来,说道:“明年裁撤兵额,安置费用,还有各地灾民的重建,减免钱粮,能没有亏空,臣就已经谢天谢地的了,以臣之见,在昭武三年,国库才能有些积蓄,以三年积攒一年为论,在昭武十年,大抵有能数千万两的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