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六章 讨教_华娱之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启嘴炮模式,帮着这些老脑筋好好洗洗脑。

  “那好!”陈舒怀攒了一波气,开始发动,“你写的材料里面,是非常赞同开放个人资本参与影视剧创作,但是,你想过没有,电影,电视剧也属于国家宣传战线上的一种特殊模式,如果允许个人参与的话,这岂不是将国器置于私人之手,太儿戏了吗?”

  就这?

  老陈的第一波攻势很含蓄啊!

  之前,孟石就已经和易青说过,现在上面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反对方提出的最大论据就是公器私用的问题了。

  “陈~~~~~~领导!您这么说其实是有些夸大其词了,不可否认,电影,电视剧的确是一种宣传手段,但是,这和个人资本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根本就没有太大的联系。”

  易青说完,先稳了一波,然后接着说道:“我们国家不是美国,不是西方欧洲各国,管控方式与那些国家也不一样,而且,就算是允许私人资本进入,难道一下子真能放开那么大的口子,完全将制作发行权交出去?恐怕不能吧,我提出的只是参与,把关,管控的权利依然在国家的手里,开放不是放任不管,剧本审核,成片审核,这些管理方式总不会都是摆设吧?”

  易青直接反将了一军,国内完全放开制作发行权还要到2001年,在此之前,虽然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影视剧制作领域,但是,基本上都是和各地的制片厂联合制作,而且,名义上还是国家资本占据主导权。

  陈舒怀听了之后,倒是没有生气,反而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么,你提出的要改变现行的制作方与发行方的利益分配制度,该怎么说?现在的制度已经运行了几十年,一旦改变,你想过没有,这是会出大乱子的。”

  出乱子是肯定的,动了人家的蛋糕,那些既得利益者肯定会跳脚。

  但是,如果不改变的话,中国的电影事业还会是一滩死水,各大制片厂连成本都收不回来,难道只能靠着国家拨款?

  不改变的话,怎么吸引个人资本进入这个行业,难道就凭着红口白牙忽悠大家伙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扯淡啊!

  “改变是必须的,我知道现在的人都很忌讳谈利益问题,但是,人不是清教徒,不能用道德高度去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实际问题就是,各大制片厂辛辛苦苦的拍摄电影,但是,最终得利的却不是制片厂,而是各地的发行单位,这本身就不合理。”

  “所以你提出了分成制度,这不是在模仿西方吗?”

  “西方怎么了?也没必要把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经营理念完全妖魔化吧,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眼下各大制片厂完不成广电交给的任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电影娱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再这么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难道不该改变吗?”

  易青说完,自己先是一愣,刚才的语气有些激烈了,而且还涉及到了东西方先进性的问题,卧槽,特么超纲了。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