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庙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决定孙权的存亡、吴国的存亡。

  外交手段弄来的土地,始终是隐患,魏军、吴军为此打一仗,彼此也就服气了。

  孙权、吴国存亡是今后的事情,三十万石军粮是眼前可以随时勒索入库的。

  送财童子诸葛恪带来一个好消息,其后刘备又参观武当山下的兵主庙,庙两侧是六位大爷、十三头虎,各有围栏。

  常有来此祭拜兵主的板楯蛮、荆蛮、汉军吏士带来新鲜竹子、猎物孝敬这些大爷、渐渐长大的虎群。

  每天都有新鲜竹子,又有猎人抓来的竹鼠,反正这种小家伙也是大爷们的祖传点心,田信也就分立几个片区,以多余的竹子圈养竹鼠,当做大爷们的固定点心。

  兵主庙规模并不大,只有百多名残疾军士住在这里侍奉兵主,自己开辟田园移植果木,种植蔬菜。

  前来祭拜者,多少会带来一些饮食,饮食供桌上留一天后,就会落入这些残疾军士的肚子里。

  留在兵主庙的军士都是严重残疾,无法继续耕种,属于被乱世直接淘汰的人。

  如果腿脚残疾,还能学习铁匠、木匠技艺,虽影响耕种效率,但也能自己养活自己。

  可丢一支胳膊,又不识字,真的是判了死刑,被遗弃实属必然。

  刘备见状久久无言,脸上笑容敛去:“孝先从戎以来,置养残兵已有多少?”

  “麦城有士七百余人皆在工坊效力,亦有断手、断臂不影响行军的军吏依旧留任军中,此辈负气顽强,多充督军之用。”

  田信看着凉棚下得到赐宴的残疾军士,露出一缕笑容,算是问心无愧:“臣已尽心尽力。”

  留任残疾的军吏一事,也惹来许多诽议。

  认为残疾军吏活跃在军中,不利于军士心态,会让军士恐惧厮杀。

  可残疾的军吏真的好用,能活下来的军吏,心灵经受过摧残、砥砺,多数具有酷吏心态。

  能吏能做的事情,酷吏都能做;能吏做不成的事情,酷吏只要活着,就会努力去做。

  刘备只是长叹一声,随田信走向兵主庙。

  兵主雕像身高一丈三尺,不留面目,头戴特色鲜明的牛角盔,佩戴面甲。

  庙前有供板楯蛮、荆蛮、汉军吏士、百姓参拜的遮雨凉棚,只是这些竹木凉棚下悬挂了太多的铃铛,或用丝绸,或用皮绳,或用麻线。

  除了铃铛,还有悬挂的甲叶、玉片、骨片,或好看的小木雕,刘备还看到一些显目的巴掌大虎皮负章在风中轻轻摇摆。

  田信目光也盯着那些虎皮负章,其中有一面是王直的。

  凉棚内有十几名蛮人或顿首参拜,或静坐低声说着俚语向兵主祈祷。

  兵主有战争、健康、生育、胜利、强壮、冶炼、工艺、弓艺、狩猎、驱兽、庇护蛮夷等神职领域,比太一神更受蛮夷部族喜爱。

  刘备与田信走入兵主庙内,庙中只供着头戴牛角盔的蚩尤石像,两侧墙壁摆列一排排木板,木板上是田信誊抄的兵书,左侧是孙子兵法,右侧是尉缭子,都经过标点符号断句。

  此刻庙内正有北府休假的军吏誊抄,多带一葫芦清水、炒粟米进来,笔墨、竹简由兵主庙的伤残军士提供,都静默抄录。

  不管认识不认识,抄录简体字为主的两部兵法,真的不难。

  这些军吏穿戴绢甲,肩章有标志性北府军阶,多是来丹阳乡征北幕府公干时顺道来抄录,有的兼带假期一起休,好一次抄录完成。

  刘备看在眼里,不开口询问,也不祭拜蚩尤,只是转了转,就与田信走出兵主庙。

  来到左侧围栏,这里刘备才说:“如今只有北府军吏来此抄录?”

  “是,余下各军驻地遥远,能来武当者多系营督之上。”

  田信说着微微摇头:“臣本想在宛城、襄阳立兵主庙,庞士衡说过犹不及,经典贵在专一。”

  “孝先不可急躁,鹿门山非一日而成。”

  刘备也是见过鹿门山气象的人,说:“朕欲使虎贲、羽林郎中、中郎来此参拜兵主,研习兵家典籍。”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