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 调整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代英杰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幕帐之中的新生代入仕渠道不同,庞宏、习温走的是侍从武官的渠道,是勋贵子弟的入仕渠道;在这个特殊的环节里,陈祗入仕就是选曹郎,已是最为顶级的入仕渠道。

  陈祗有威仪,有原则,精明强干,精通数理,孤儿出身很会看脸色,在刘备眼中是未来的栋梁之才,公卿之器。

  只是此刻刘备、关羽、张飞以及马超仿佛四头苍老、迟暮、患病的老虎,蒋琬、陈祗等人犹如初升的太阳,形成鲜明的对比。

  幕帐边缘静静等待的将军们只是陪衬,他们现在是将军,他们的子弟能成长,成为将军已经是很可贵的事情,再高的很困难了。

  绝大多数的将军情绪融入漆黑的夜,显得深沉、灰暗,与火光照耀下的蒋琬等人形成鲜明对比。

  刘备斜躺,打量火光下面目、衣袍鲜艳、清晰的尚书台众人,又看看外围看不清楚具体,只剩下轮廓的将军们。

  自身高效率,是建立在军政机构极端简化这一基础之上。

  所谓的季汉朝廷,除了三公填满外,九卿有司多空缺,太多的将军只能当将军,进无可进。

  补充空缺的卿位,那点俸禄算什么?

  补了卿位,就要给与相关的权力,权力分散相互制衡,那高效率也会受到削弱。

  自己还能驾驭这种只有两条腿的高效率体系,自己之后,诸葛亮、关羽、张飞、田信也能驾驭。

  再之后呢?

  能用两条腿走路的只有人,猿猴还得靠手、尾巴辅助,更多的生灵是四肢并用才能站稳,奔跑。

  刘备侧躺在那里不发一言,压的蒋琬等人不敢抬头。

  现在可能抬抬头,轻咳一声,或先迈出左脚走路都会惹来刘备的怒火。

  当庞宏、习温一同走来时,施礼后,刘备才开口:“羽林骑士暂归北府节制,巨师转任北府主簿。”

  “臣领旨。”

  二人施礼,一侧尚书台众人书写诏书,当即拿了诏书外出,一个去羽林骑士驻地宣达诏令,一个径直前往田信大帐。

  刘备又说:“虞翻父子三人忠勇殉国,追封虞翻,加谥号为山阴贞侯,由其三子嗣山阴亭侯,食邑三百户。”

  这个贞是指虞翻的为人,坦然无私,跟虞翻的功绩无关,论功绩如虞翻这样父子殉国的太多了。

  给虞翻谥号,纯粹是看在田信、虞忠、张飞的面子上给的,也为树立榜样。

  尚书台众人捉笔书写,没有敢出言讨论的,更没人敢反对。

  刘备也不停息,继续说:“都督吴懿阵殁,朕甚悯之,追封车骑将军,赐谥号济阳坚侯,使子嗣济阳乡侯,食邑八百户。”

  两位阵亡的高级军吏的后事处理后,轮到活人了。

  马超肯定要带回荆州安置,没有田信在边上督促,其他人跟马超没有共同话语。

  田信把马超欺负就欺负了,马超能接受,再其他人压不住马超,越压马超,马超爆发时越不可收拾。

  “翼德守昆阳,与孝先断后,云长监护俘虏先行,朕统中军与孟起为后继。”

  刘备说罢就闭上眼睛,不去想背后的事情,就觉得一统中原大业可期。

  现在想一想后背,全都是麻烦事。

  兖州士族走投无路拥立刘协复辟,受到震动的何止曹魏?

  己方内部不缺敢于冒险的投机者,前线始终胜利还好,若稍有挫折,这些人自会跳出来遥尊刘协为大汉天子,将其奉为正朔。

  这勉强能算是理直气壮的举兵,尊奉汉天子正统。

  运气好能压制,和平处理。

  而南中豪强始终就不是一条心,等刘协复辟的消息传到南中,这拨人肯定会搞事情。

  处理内部隐患,充实公卿体系,梳理内部职权划分。

  好好休养,等曹丕、曹植兄弟分出生死后,再几路出兵,收复关陇、东西两京。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