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六章 观星楼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岘首山,观天台。

  章武二年七月十七的夜格外明朗,陈国太史令胡潜沐浴熏香,端正衣冠后开始工作。

  他的工作也简单,就是趴在望远镜下观望夜空,做当日的星象记录。

  水晶不难找,田信自己目力非凡用不着水晶制作望远镜,只是给头盔打磨水晶护目镜时,顺带打磨,前后耗费许多功夫,才弄出一个望远镜。

  通过基本的光学知识,这个望远镜在胡潜几个人手里如同神器,既能做测距之用,还能测水平。

  一个悬空的太阳系轨道模型就垂挂在观天台楼阁之中,慕名来此的顾谦看明白日蚀、月蚀原理后……就疯了。

  自琅琊道的当世老神仙顾谦疯癫后,岘首山俨然成了禁地,在这里活动的只剩下胡潜、孟光二人。

  至半夜时,胡潜做完笔记与孟光换班,由孟光负责下半夜的星象观测。

  望远……观天镜实乃人道神器,交给武夫打仗实乃暴殄天物!

  孟光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刚睡醒,精力充沛,絮絮叨叨:“凡人庸碌,恐怕也只有你我才知陈公器量宏伟。倒是可笑谯周,父子精通天文,家传尚书,以能解河图洛书称著于世。”

  胡潜整理以往观测的文档,头也不抬:“他近来似有弹劾北府?”

  “确有此事,因陈公割让二十营并入卫军,谯周看来这是公上不臣之举。”

  孟光嘴上没什么好话,他一个治公羊春秋的人,看不起搞左氏春秋的人,也看不起搞尚书的那帮人。

  何为尚书?

  尚者,上也,尚书者,上古之书也;什么是书?记录在册的史料,这就是书。

  如果六经皆史,那尚书就是上古之史。

  这样的话就能用平等的目光去看待、剖析六经所载的历史;如果以经典来看六经,那只能仰着头,要么跪着去看,要么躬身俯首去看……那前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很难质疑。

  家传治尚书的人很多,这是一门很难懂的经典,实在是传承过程中遗失了太多篇章。

  可偏偏田信掌握了河图、洛书,教授田信学业的人还通过河图洛书推导出太极图、三巴图……这会带来学术蓬勃发展?

  是的,有太多积极的正面意义,让当代人又有了研究的东西。

  同时也让家传治尚书的家族名声扫地,比如原本要以‘明经’渠道征为博士的谯周,硬是在嘘声中落选,改为以‘方正’入仕,征为议郎。

  受影响的不仅是谯周本人,还有谯周家族家传治尚书的名望,这个名望算是破裂了,很难再聚拢。

  一个太极图,就让谯周站到了对立面。

  胡潜、孟光一言一语聊着,孟光突然提起一事:“太傅所养瑞兽抄入禁中,听闻近半夭亡……此非吉兆。”

  胡潜怔了怔不语,孟光又说:“今岁朝廷有江夏、交广、南中之役,欲速而不达,我深恐之。”

  说话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