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一章 转移支付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漫漫武关道,继观星楼一众人迁移关中之后,每天都有南阳地区变卖家宅、产业的士民向关中迁徙。

  李基拄着一条齐眉棍走在前头,拐过山脚见下一处亭社,不由驻步喘息。

  他身后,孤寡的嫂子牵着一头驽马,马背两侧的背篓里是两个小女儿,半大的儿子就牵在她手里。

  李基当年给嫂夫人一家置办的产业如今也都变卖给了南阳郡府,郡府开具了只在武关道亭驿系统使用的粮票,还有金票。

  带着粮票,就能在沿途亭驿换取口粮和住宿;而金票更简单了,拿着不同面值的金票,就能在关中兑换相应的新五铢钱。

  金票分发,是由田纪亲自监管、施行的;发出去多少金票,都得汉室朝廷买单。

  田信曾答应每年给朝廷六百万新币,今年的六百万还没有调运。

  整个南阳原先规划的府兵驻地、屯戍区内的田宅、林地,都已陆续折算由南阳郡府赎买。

  这是一笔很庞大的财富,会优先扣除给每年给朝廷进献的六百万新钱。这连续几年的六百万五铢钱,显然无法衡量南阳地区的府兵财富。

  朝廷若不支付这笔赎买府兵田宅产业的钱……那也好办,从今后南阳郡的税租里扣除,什么时候还清这笔欠账,就什么时候把南阳的民政、税政交给朝廷。

  这已经是最后的底线了,关系府兵家庭的私人财富,容不得商量。

  亭驿里,李基主动打水,先给侄儿洗脸洗手,与周围迁移的士民讨论着关中,普遍有着美好的憧憬。

  迁移队伍里,以府兵家庭为主,产业由南阳郡守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赎买,所以府兵家庭复变轻装赶路。而普通的士人、百姓就倒霉了,他们的田地、宅地根本就卖不上价钱,只能贱卖给南阳郡府。

  其他留守士民即便想买,受限于爵位,也无法乘机扩张。

  不像府兵,有田氏家族兜底,玩了一个‘转移支付’,即使留守府兵迁徙关中后能保住财富,也给朝廷挖了一个不得不跳的大坑。

  普通百姓就算有迁徙关中过好日子的想法,但不容易说服家人一起冒险。

  跟随府兵迁移的,主要是士人家庭为主……不管是南阳大族分解来的士人,还是兖豫二州逃难迁移的士人,这些南阳的优质人口自然清楚今后关中意味着什么。

  天下各州各郡都有可能在户籍上吃亏,而京畿的户籍绝不会吃亏!

  虽说京畿里多有骄横权贵,可法制也是深入基层的,能保证普通市民的各方面权益。

  而在地方上……这些都是随机数,来一个励精图治的好官,能过一段好日子;可好官不常有,多是不干人事的庸官。

  贪图关中籍贯的好处,以及关中的长远发展,士人家庭积极迁徙。

  哪怕一路乞讨跑到关中,也能活出一个人样来。

  因此,南阳地区的优质人口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