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八章 延迟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魏重修雒阳前后耗费了四五年时间,断断续续的修筑也只是恢复了汉末城内的建筑,很多宫室遗址也只是清理了废墟,没有进行详细的修复。

  也就魏国的邺都在这些年不断的增修中有一种国度的气象,再其他的都城、临时都城显得破落。

  先帝在成都时,王宫是用现有建筑改建的,没有耗费宝贵人力去修筑宫室,改善生活居所;后来迁徙江都,各处宫殿、衙署也以简朴为主。

  田信在关中更是休缓三年才开始征集人力进行土木作业,此前有劳力富余时也投入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

  所以现在的难题就在这,不修宫殿就无法树立威仪,可修了宫殿会破坏关陇的建设计划……甚至修宫殿,也有些来不及。

  说的严重一些,北府宁愿拖着,也不愿浪费、无节制的使用人力。

  使人力保持活力,才能时刻有应对战争的准备和热情。

  若是人力疲倦,有了宫殿来完成禅让……却因此失去对外的战争威慑力,以及内部对战争的热情,那么情况会更糟糕。

  为解决这个问题,只好由诸葛亮出面,发挥拿来主义,先把曹魏在雒阳修复的宫殿重新进行检修、修补表面,以方便完成禅让典礼。

  在雒阳进行禅让典礼自然不如关中安稳,因此要在雒阳稳妥进行禅让典礼,就需要进一步增加马超的权柄,使马超全面控制雒阳内外的卫戍、审查工作。

  哪怕杨仪少府衙署的稽税部队,此刻也要暂时解除武装和编制,和其他衙署解散的武装力量组成施工团队,去修缮宫,以及在平乐观建造庞大的禅让台。

  跟关中禅让不同,在关中的话,前来观礼、接受检阅的部队规模哪怕有十万之众,也会在轨道、渭水河运这两条快捷运输线路的保障下以相对低消耗的状态完成阅兵。

  在雒阳举行禅让,那很多预期规划的部队就无法来观礼……现在的朝廷和北府,不是不能支付这笔军队调动的钱粮支出,而是很不划算。

  这笔钱粮躺在各地府库里,那中枢就有随时发动一场平叛战争的战备、底气;可钱粮消耗无度,导致内帑空虚,自然会引发、刺激、助长某些人的野心,以及冒险精神。

  所以在雒阳举行典礼,前来观礼、参加阅兵的军队就不可能太多,驻地太远的军队也不适合参加……这又会令驻屯关陇的府兵产生失落情绪。

  而这种失落情绪引发的怨恨,自然不会倾泻于北府,而是要宣泄在提议的朝廷公卿头上。

  换言之,目前提议到雒阳举行禅让典礼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可田信、北府拖到现在才让朝廷出面解决……自然是需要朝廷站出来背锅,以承受广大府兵的不满情绪。

  好在朝廷公卿已经接受了融合,不介意再背负一点人情压力。

  就在朝廷开始为雒阳受禅仪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