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战后处理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为威胁,臣等不知如何是好。”

  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实在太大了。

  虽然因为宋朝自己没有传国玉玺,所以使其在百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鼓吹“在德不在险”之类的酸话,可人一直口嫌体直,基本每一位宋帝登基后,都会给自己定制一枚玉玺充场面。

  而且太上皇的子嗣也是大明皇统,岂能任其流落塞外?

  要知道,景泰帝“礼送”太上皇去凤阳一事,至今还有一些顽固派不肯低头,仍然在私底下说人坏话。

  也就是景泰帝不计较罢了。

  “皇侄一事,让阿剌知院连同其母一起送回吧,总不能让世人再说天家闲话。”

  接侄子回来和接大哥的意义不是同一等级的,于是在这件事上,景泰帝只是微微沉吟,便做出了决断。

  “至于玉玺……”

  景泰帝低头看了看儿子。

  他其实很想要的。

  毕竟这能让他跟土木帝的差距拉的更远,还有一点,便是传国玉玺在手,能让朱见济以后掌权,更有大义去统治其他地方。

  景泰帝上次在家宴上喝酒放飞了自己,但还没到喝断片的地步,酒醒后还是记得自己说了什么话。

  他对那个庞大的“九州”印象深刻,并且对自己儿子去统治它很有信心。

  宝贝儿子这么好,难道不值得用个玉玺来衬托一下?

  “青哥儿,你怎么看?”

  “儿子觉得不妥!”朱见济对好爸爸说道,“传国玉玺事关重大,哪里能凭阿剌知院一张嘴就印证?”

  “不论真假,蒙古都有可能借机勒索大明。依儿子看来,在此事上,我们不能过于关注……”

  有时候你表现出“超想要”的渴望来,就很容易给别人下手的机会。

  更何况朱见济什么见识?

  他根本不会为了拿到传国玉玺,而牺牲大明的利益!

  “不错,臣读史书,关于玉玺的下落本就言论不一,谁都无法断定草原上的那枚真假如何……太子所言甚是!”

  于谦等着朱见济表明立场,立刻跟上。

  他是个很务实的人,玉玺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若是主动送回,那自然无有不可。

  但若是给了蒙古敲诈勒索的机会,那就不必谈了!

  此前没有表态,那是考虑到玉玺对皇帝的诱惑。

  太祖都有些忍不住,何况喜爱收藏的景泰帝。

  他作为臣子,是不能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能要玉玺”这种话的,起码在景泰帝为了个名头做傻事前,不能说。

  好在太子位同副君,更有皇帝信重,他开了金口,那就相当于景泰帝表露了意向。

  “臣等也是如此!”

  只能说,大宋一代先后跟辽、金互称亲戚的行为很严重的挑战了传统儒家的“正统观念”。

  再有从秦至今,常有假玉玺事件发生,已然引发了“狼来了”效应,让大明清醒的士大夫们不再过度的看重传国玉玺这玩意了——

  即便大宋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