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太子提出了政见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一年,按着虚岁算太子也才六岁。

  嘴皮子就能突突的,说得臣子接不上话,那等他长大呢?

  大明会迎来怎样的一位君主?

  这一刻,朱见济的朝堂首秀终于获得了良好结果。

  原本还在心中纠结要不要彻底倒向景泰帝一边的胡瀅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胡瀅已经七十七岁了。

  他的人生很多都浪费在了永乐年间,然后就枯坐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假装吉祥物。

  他其实也不怎么掌权,办事的都是礼部侍郎们。

  别人之所以敬重他,那正如朱见济之前想的,不是因为胡瀅为国家做出过什么重要贡献,而是因为他活得久了,熬成了“五朝元老”。

  在朝堂风水轮转之下,能一直待在这地方不挪位置,就值得让人尊敬了。

  但胡瀅还是战战兢兢。

  他在和家里人说话的时候,都经常念叨,“胡家有今日富贵,是天子垂怜。你们以后也要以诚心供奉皇家”等等话语。

  毕竟他是抄近路成的政坛常青树。

  所以胡瀅本不想真掺和进皇家争权的浑水里,就当个和稀泥的把接下来的日子混过去得了。

  谁知道竟然出来了个朱见济?

  还是个被太宗托梦,和他说了不少事情的朱见济?

  胡瀅被他暗中戳破了几十年来的梦魇后,心里的秤就开始歪了。

  现在,该是混了几十年的胡瀅下注的时候了。

  他想尝试一下,能不能给胡家再保住三代的富贵。

  于是胡瀅率先站出,用年老的身体喊出并不洪亮的声音,“太子聪颖,自得天幸,参政一事本不该由人置喙。”

  “如此处置,实在是再好不过!”

  “臣附议胡尚书所言!”王文和商辂等人跟着发声,算是给钟同定了性。

  于谦最后也出来说了两句话,但各方不偏袒,简单为钟同挽尊几下却被景泰帝拒绝后,也不管了。

  于是景泰帝满意的点点头。

  朱见济也满意的点点头。

  父子俩相视一笑,然后各回各位。

  只有钟同流了一身的汗,被景泰帝以“看了心烦”的理由把人轰出去罚站了。

  当然,被皇帝罚站在奉天殿外这事,也是要被宣扬出去的。

  大冬天的在外面吹风可不好受。

  其他官员见了钟同那样,心里颤颤,没想到一向温和的景泰帝在带上儿子后,竟然会表现得这么强硬,于是他们也安分起来。

  正月大朝,除去钟同带来的意外,大家都和和气气。

  而在此后,小太子又给了众人一个惊喜。

  “儿臣奏请减免两京课钞!”

  就看见朱见济从怀里摸了份折叠好的宣纸出来,递给景泰帝。

  景泰帝早就从儿子那里听过口风,所以也不觉惊诧,只是问他,“为何?”

  “因为宝钞此时价值降低,民间已经少有使用,朝廷却还在向商贩征收门摊课等税钞,给百姓带来极大不便!”

  朱见济学过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