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草原上的两只羊_梦回那年盛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陆泽一行人喝了一碗满是肉的羊汤后,再次踏上了旅程。

  他们并没有返回HHHT市,而是从辉腾锡勒草原直接往希拉穆仁草原驶去。

  一路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入眼不是天空之蓝,就是草地之绿,偶尔还能和成群的牛羊擦肩而过。

  不时地还能看到牧民家的牧羊犬,对着他们的车队发出警告式的吠声,很认真地履行着它的职责。

  穿过了希拉穆仁草原,下一站终于来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游玩地——五当召。

  五当召,蒙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

  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

  第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措以XZ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至今日规模。

  因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称其名为五当召,是我国藏传佛教四大名寺之一,是NMG较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五当召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它与吐蕃的布达拉宫、西海的塔尔寺和甘陇的拉卜楞寺齐名。

  来这种人文古迹,瞬间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比起自然风光,人文古迹还能了解到非常多的历史传说和神奇故事。

  从五当召玩了大半天,陆泽一行人就开车去往今天的目的地——古称九原或鹿城的BT市。

  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也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从古至今经历了数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从而造就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移民文化。

  从晋陕冀千辛万苦走西口奔着的目标就是包头,从包头到喀尔喀蒙古及恰克图等其他地方,这里是聚集处也是集散地,更是孕育500年晋商繁荣的摇篮。

  上世纪50年代,一方面国家为了建设第二个钢铁基地——包钢、塞北一机、二机等机械制造厂,一大批北方各省的军转人员被分配到包头来支援建设,全国各地的所谓“盲流”也来到了包头,加入到大型企业的建设当中,把包头建设成了塞北的重要工业基地。

  这里不仅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周边还有非常多的旅游资源,是塞北自治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是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

  要去周边玩,包头就可以作为一个中心修整地点。

  要在外边露营也行,或者玩累了回包头找宾馆住一晚也行。

  按陆泽的想法,他是真没什么想法再睡什么帐篷,还是每天去周边转转,玩累了就再回BT市里好好吃、好好休息最佳。

  反正时间充足,去各大景点也不用急着赶场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