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41章 东西配合,捣袭建虏巢穴_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年从虏地那边逃到关宁来的。

  毕自肃知他父母兄弟都被建虏杀害,逃回大明后,又在关内娶妻生子,相当可靠。

  赵二这次潜入虏地极深,一直到了甜水站,探听到的确消息,确实是虏酋亲率大军去征鲜国。

  毕自肃把赵二的消息和两队东江拨夜的消息对照,对虏酋已于十二月二日率大军出发,亲征鲜国,信了八九分。

  他也知兵行险道,若一定要有十分把握才能打仗,那反而是必败。

  所以当即再派快马向山海关的王之臣通报消息,并建议按先前朝廷旨意,立刻出兵。

  十二月六日,王之臣得到毕自肃两次通报的讯息后,也不再犹豫。

  当即命令满桂、赵率教各领一万精锐骑兵,一共两万,飞速扑向沈阳。

  山海关到沈阳一共九百里,若单论马匹行速,日行三百里还是能做到的。但军队整体行动受各种因素制约,自然不可能这么快。满桂和赵率教全速行军,用了九天的时间。

  本来在三岔河上游东侧的牛庄驿,驻扎着阿敏贝勒,他领着镶蓝旗下的七千多兵驻守

  牛庄驿东南方向是海州城,驻扎着阿巴泰贝勒,同样领着七千多兵。

  这牛庄驿和海州城斜对着,正好把住了往东北方向通向辽阳和沈阳的路径要道。

  原本阿敏和阿巴泰是可以出兵拦截满桂和赵率教的明军的,但是他们没有。

  首先阿敏和阿巴泰原先侦探得到的讯息是明军锦州城内并没有多少人,所以都认为明军派兵来主动进攻后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去年锦州城兵多的时候,明军都只是几千人到三岔河前装模作样溜达了一圈,就又回去。

  今年锦州城内明军这么少,更不太可能向后金出兵。

  所以他们对黄台吉把他们安排在这里,只以为是一种冷落排挤。

  并没有多少心思放在防守拦截上。

  多年来和明军打交道的经验,让他们近乎条件反射地认为只有后金攻打明军的道理。

  实际上他们甚至认为,黄台吉之所以把他们两个不受待见的贝勒安排在这里,就是因为黄台吉本人都不认为明军会主动来进攻后金。

  所以上次黄台吉亲自守家,这次他认为完全没必要。

  上面这个原因,再加上满桂和赵率教的行军速度相当快,经过锦州时也没有停留,直接飞驰奔向三岔河。

  直到逼近三岔河时,建虏哨探才惊觉数万明军袭来。

  而满桂和赵率教过三岔河之后,行军方向是有意避开海州城,更靠近牛庄驿。

  牛庄驿的阿敏,见这批明军多达两万,而且军容严整,打消了出去血战拦截的想法。

  只想着若是明军要来攻牛庄驿,他自然会尽力守住。

  但如果不来攻,他也不必出去拦截了。

  他对黄台吉本来就有怨气。

  甚至从黄台吉眉宇神情已经猜出了,这次黄台吉对付完朝鲜,回来就要把他往死里整了。

  所以在心中刚产生要出去血战一番,以少击多,把明军击溃,立一大功的想法后,又立刻把这个想法扑灭。

  他猜出这批明军是要去打沈阳,要牵制黄台吉回军。

  心中隐隐觉得,这样正好。让黄台吉疲于奔命,吃点大亏。

  如果黄台吉这次打了败仗,那说不定他的机会就来了。

  就算他没有什么掌权的机会,至少在后金处境危险的情况下,黄台吉更难对他动手了。

  总之,在多种心理的作用下,阿敏对两万多明军从他驻地旁边过去,采取了龟缩态度。

  而另一边,海州城内的阿巴泰,也接报知道了有明军经过。

  他让哨探去侦查阿敏贝勒是否出兵拦截,如果阿敏出兵,他也立刻出兵。

  结果哨探报告的讯息是阿敏那边纹丝不动。

  阿巴泰也打消了出兵拦截的念头。

  他母亲因为在老奴众妃子地位较低,连带他在老奴诸子中地位也不高,他也是一直有不满。

  当然他也不会丧失理智到,因为这不满有什么僭越的行动。

  但他也不会傻到用牺牲自己来向黄台吉表忠心。

  既然阿敏贝勒不出兵,单独他出兵的话,七千多对两万,那是没有胜算的。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