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64章 江南缙绅联合工人阶级抗税的光荣传统_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乃至群殴收矿税的人员,赶跑收税太监。

  当年东林党前辈组织的行动,还是威力相当大的。

  比如在湖广,数万市民在官绅的纵容下,被发动起来,包围税使太监陈奉的住所,六名收税人员被暴动市民扔到江中淹死,税监衙门也被市民烧毁,万历皇帝逼无奈,撤销陈奉的税监职务。

  还有在官绅的发动下,云南工商业者发动暴乱,将收税太监杨荣烧死,导致万历皇帝绝食数日向官员表示抗议。

  还有如万历时织造太监孙隆来苏州打击偷漏税,在当地熟悉苏州丝织业高额利润的黄建节、汤莘等人的建议下,还打算对丝织业征税。

  在官绅暗中运作下,当地丝织业工人暴动,把提出收税建议的黄建节用石头活活砸死,烧毁提议收税的汤莘等十二家人家的房屋,抄掠支持收税者的丁元复家产,把孙隆吓得去前首辅申时行家躲避,又逃去杭州。收税之事不了了之。

  在官绅士人的暗中组织下,这次工人暴动的纪律性相当强,“不持一械,不抢一物。”地方官喊停就停。工人领袖葛成事后自动出来承担责任,表现出很高的觉悟。

  官绅对这位工人领袖也没有采取过河拆桥的态度,给予非常优厚的礼遇,关在监狱时,就纷纷探望,赠送礼物,还给他改名葛贤。

  最后这么一起打死人命,烧毁房屋的暴乱事件,其名义上的领导者葛成毫发无损从监狱里被放了出来,被士大夫们奉为座上宾,称之为义士。“缙绅皆待以宾礼,称曰义士。”

  表现出了大明缙绅和工人阶级之间在建立对抗收税的统一战线方面深厚的战友情谊。

  自然还有那位东林党中传奇人物李三才的高超手段,更是让人追慕不已。

  时任凤阳巡抚的李三才为了抗税大业,巧计迭出,一种手段是让死囚攀扯诬告太监手下的税官,然后将被攀扯的税官悍然打杀,太监无可奈何,皇帝自然也没办法。

  至于广大读书人,知识阶层在东林党的领导下,众口一词丑化万历征收矿税方面,在舆论战线上更是取得了泰山压顶般的胜利,万历收矿税,在青史上也必将留下千古臭名,万事不得翻身。

  杨廷枢、吴昌时、吴应箕等人想起东林党前辈们在团结广大的市民阶级,工人阶级,抵制皇帝收税方面采用的种种高明的策略和手段,就心潮澎湃,景仰不已。

  如今轮到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来对抗皇帝的聚敛恶政了。

  这位崇祯皇帝,一上任就把魏忠贤除掉,原本以为是和士大夫同心同德,推行仁政的好皇帝。

  没想到,一年不到,就露出本相。

  竟然是比当年的万历皇帝更要疯狂贪婪的昏君。

  万历还只是征收一个矿税。这崇祯皇帝不仅凭空添出一个原本在大明从来不收的酒税,还要把早已废弛的茶税、盐税、各类契约税、商铺营业税等等都要征收起来。

  简直是骇人听闻。

  不仅如此,为推行这等乱政,还强行通过了什么战时十八条,废除了内阁和给事中的封驳之权,废除了廷推制度,大行独夫之道。

  如此暴虐乱政,若是任由推行下去,大明之亡,指日可待。

  朱子在《四书章句》中有言:“天下者,天下之天下也,非一人之私有也”

  大明的读书人,从小就把四书学得烂熟,受到这种圣贤思想的熏陶,一向有主人翁精神,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而江南的读书人,更是大明的良心所在,引领天下的风尚。

  当此危局,怎能不奋袂而起,拨乱反正。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