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激励方以智成为一代圣人_大明崇祯:开局启用阎应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论

  他见方以智想要争辩,一摆手道:

  “密之不必多说。这些人都是你的师友辈,你维护他们也是自然。他们的见解在承平之时,也未必没有道理。只是于当今争战之时,就未免不合时宜,甚至有害无益了。”

  “我有一言,密之听听是否有理:

  “‘应病予药,不执古方,原用古方;病去药止,不得执药,原自畜药。

  ‘世无非病,病亦是药。以药治药,岂能无病?犯病合治药之药,诚非得已。”

  朱由检说的这两段话其实是出自方以智自己的著作《药地炮庄》和《东西均》之中,只不过现在的方以智当然也还没写出来。

  这些话的意思是,任何措施都有利有弊,采取何种措施,当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若死守僵化的是非,固执反对某种药方,或者固执一定用某种药方,都是不明道理。

  这些道理虽然很简单,但真正明白并能实行的人,却并没有几个。

  这比起至死都执迷不悟的黄宗羲等人,毕竟要高明得多。

  这些话虽然方以智眼下还没写出来。

  但毕竟源于他的头脑和智慧。

  听朱由检一说,方以智当即怔住。

  这几句话,如同洪钟大吕在他心中回荡。

  和他内心深处原本就有的一些思索发生共鸣。

  回荡冲刷之下,一些看似牢不可破的思想禁锢被打破了。

  方以智眸子里散出的光芒由错愕迷惘,渐渐变得清明透彻。

  最后是欣喜欢悦。

  他由衷的向朱由检深深一拜:

  “多谢陛下启发。以智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由检拜了一拜手,说道:

  “密之不必急着说谢。朕刚才对你说的,还是长远的期望。”

  “目下你年纪尚轻,正需游历学习。朕打算就让你随邓玉函,去欧罗巴走一趟,在那里游学三四年,把泰西最新的学问学到手,然后返回我大明,那时候你把中西学问,融会贯通,开宗立派,大展宏图,未为晚矣。”

  朱由检这话说出来,方以智再次目瞪口呆。

  陛下要让自己去欧罗巴。

  这事情他倒真的是没有想过。

  可是被陛下这么一提出来。

  他却又怦然心动。

  他自小立志,要穷究天下学问。

  最近几年,他跟随父亲和众多西学士人乃至西洋教士往来。

  对西学也有所了解。

  虽然泰西天主之说,荒谬无稽,但在格致穷理学问上,确实精深独到。

  若是自己能往欧罗巴一游,探源溯根,那当真是难得的机会。

  徐光启、王徵、熊明遇对皇帝的这个提议,也颇为震惊。

  但细想之下,却又觉得欢喜雀跃。

  他们对方以智相当了解,知道他是后学之中,才智最为杰出,兴趣最为广泛的一个。

  若是这样的才俊,能直接到欧罗巴去游学,其收获所得,自然远超出几个泰西教士转述的知识。

  朱由检等了良久,见方以智还是低头沉吟,没有回答。

  忍不住催促道:

  “密之莫非是不愿意么?”

  方以智终于抬起头来,说道:

  “陛下如此厚恩深望,微臣怎能推辞,只是父母在,不远游。微臣为此才有些犯难。”

  朱由检挥手道:

  “你不过去个三四年,最多不过五年,你父亲方孔炤四十岁都未到,春秋正盛,比起徐先生,你父亲都算是晚辈。你回来尽孝不迟,有何顾虑?他也必定赞成你为大明走上这一趟。”

  方以智又想了一想,目光中终于流露出坚定的神色:

  “陛下说的有理,既是如此,微臣决意随邓先生而去。”

  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又一件大事有了着落。

  他对方以智的期望可是很高的。

  给予方以智充分的成长条件,他一定能称为划时代的科学巨人和思想巨人。

  不仅是中国后世景仰的人物,也会成为这个世界其他国家景仰的巨人。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