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别出机杼易币制(二)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而至。在麟德殿中等待圣人御驾时,杨国忠以为李亨是来痛打落水狗的,笑意更盛;李林甫则闭目沉思,一面盘算如何应对杨国忠的攻讦,一面揣测李亨的来意;胸有成竹的李亨最为淡定,跪坐在软榻上一言不发,如老僧坐定。

  李隆基来到麟德殿后,杨国忠与李林甫在御前发生了激烈争执,两人围绕如何禁绝恶钱,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吵成一团。

  杨国忠拿着请愿书,指责李林甫的方略思虑不周,禁令出.台近三个月,市面上的恶钱不减反增,百姓不堪其扰;李林甫则说杨家的弘农阁大肆输送恶钱,是罪魁祸首;杨国忠则拿出账本,说颁布禁令以来,弘农阁早已将所有恶钱按十兑一的比例兑换完毕;李林甫暗示所谓的万民请愿是有心人在背后操纵;杨国忠却说京兆府无故干扰百姓请愿,王鉷行为失当,应当罢其京兆尹职使……

  冷眼旁观战局的李亨见杨国忠发动的攻势滴水不漏,暗暗叹道:“吉温狡诈无比,杨国忠得之如恶虎添翼,日后一定得除去此僚!”

  李隆基被杨国忠和李林甫的争吵弄得心烦意乱之时,忽见李亨肃然起身,跪拜道:“启禀父皇,儿臣心忧恶钱危及国用民生,曾召东宫臣属和朝野贤达商议,偶有所得。现有一篇,恳请父皇批阅。”

  “吾儿用心了!”李隆基接过奏疏,信手翻读。,他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可读了数段后,神情大悦。

  “此疏为何人所作?真国士也!”李隆基恍然忆起当年立陈整治恶钱的宋璟,心中唏嘘不已。

  暂时休战的杨国忠和李林甫见圣人如此重视李亨的奏疏,惊觉到形势正在起变化,不约而同停下争执。

  李隆基见李林甫和杨国忠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奏疏,就向高力士使了个眼色。高力士会意,接过奏疏,送给李林甫。

  李林甫急忙打开奏疏,急速浏览,只见上面写道:“……治恶钱,必先查其源。其源为何?食货多而泉币少,民乏钱用,不得已而私铸恶钱。泉币为何匮乏,其要在铜贵钱小。国之通宝,每文重二铢四丝,每贯重六斤四两,然六斤四两粗铜,其价已近八百文,再添铸币之耗费,每铸通宝一枚,国有所亏;新币入市,则遭人囤积,故而钱币匮乏。钱币匮乏,则私铸恶钱泛滥……堵恶钱之根源,在于铸各色金银币。或十文或百文或一贯或十贯。泉币之数额铸造之耗费可减,民用却可足……”

  李林甫读罢,手持奏疏,若有所思。等得不耐烦的杨国忠见李林甫迟迟不将奏疏给自己,伸手就要夺。

  李林甫冷哼一声,将奏疏还给了高力士。高力士无奈笑了笑,将之送给杨国忠。

  杨国忠费力阅读奏疏之时,李亨沉声回道:“启禀父皇,此疏乃东宫属言李泌执笔,司议郎王珪和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