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品正文卷第十七章_白华为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

  齐先生点了头,又问道:“你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短篇、中篇还是长篇?”

  温见宁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齐先生眼中带着一丝笑意:“所以就是说,你还没想好写什么故事,就先跑来找我了。”

  被齐先生一点,温见宁这才窘然发现,她只是一时头脑发热,连要写什么都没想好。

  齐先生沉吟片刻,才道:“这样吧,等明日我拿一些报纸来,你拿回去,好好读一读,等之后有了想法要落笔的时候再和我说。”

  第二日,齐先生来上课时果然拿了厚厚一叠报纸来。

  说是报纸也不准确,应当是齐先生这些年做的剪报,按照时间、类别粘贴在了本子上,日子长了,就累积了厚厚的好几本。

  温见宁高兴地抱着剪报一直把齐先生送到门口,目送着齐先生远去。

  转过身正要上楼回房间,却见温见宛正堵在楼梯扶手那里,一双凤眼高傲地看着她:“齐先生给了你什么?”

  温见宁道:“齐先生说我国文底子不好,让我平日多读书看报,所以把她的剪报给了我。”齐先生确实说过见宁底子不好,也确实让她多读书看报。只不过为什么她要突然看报纸,就不是能告诉她的了。

  温见宛走上来一看她怀里抱着的,里面果然是一堆没什么用处的剪报。

  她虽然心里还有几分怀疑,但已经去了大半,语气轻蔑道:“家里又不是没有报纸,你偏要拿齐先生的东西,果然是眼皮子浅的乡下丫头。”

  见宛说完拍拍手转身走了。

  温见宁照常当她说的话是耳旁风,听完就忘。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齐先生每日下课后多讲一些课外知识,说是让她们增长见识。每当到这个时候,温见宁都会全身贯注地听着。不管能否听懂,都尽量记住。

  她听得出来,这些都是齐先生特意讲给她听的。

  齐先生说,中国自古以诗文为正道,小说不过是末流。然而近代以来,国内文学界的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说的地位空前提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当今国内受众最广、发展最好的文学体裁,正是温见宁想要写的小说。

  小说之下,又分了各种门类。如今国内的小说分了两派,一类是正统,走严肃文学的路子,眼下正在内地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文学流派和创作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还有一类则是旧式的鸳鸯蝴蝶派,前些年因为在和前者论战中落了下风,日现颓势,在广大市民中却还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比如姑母温静姝她们喜欢读的小报,上面连载的小说大多是后者。

  时下发表的小说,多半是在报纸上先刊登。若是反响好,报社才会考虑出单行本。所以想要发表文章,免不了要先研究各种报刊。

  香港早年只有英文报刊,当时岛上的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