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6章 计件工资(求订阅)_重生之实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就完事了,第一轮收割,第二轮拾穗,还需要及时的将收割下来的麦子运到卖场里,趁着没有下雨赶紧堆垛,然后还得摊场和碾场,之后才是扬场、晒麦和归仓,有的地方还要将馏麦上垛,做一年的牲口饲料。

  等工人们做完这一切,然后返回厂里,再重新开工,少说也得耽误两个星期的时间,若是天公不作美下几场雨,收割受到影响的话,浪费一个月的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这算是不可抗力因素了吧!”李卫东无奈的摇了摇头。

  李卫东要提升产量,又不能阻拦工人回家割麦子,所以他只能另寻他法。

  “引进一条流水线?”李卫东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先不说引进流水线需要一些时间,就是引进流水线的花费,可要比雇上百八十人贵得多。

  至于雇人的话,则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电炉厂这种乡镇企业,所能够雇佣到的,都是一些农村多余劳动力,要经过培训以后才能正式胜任电炉厂的工作。

  这些农村多余的劳动力,文化水平比较低,很多人连小学都没上完,大字识不了几个,给他们丛培训本来就是个复杂的事情。

  更何况李卫东现在要解决的是,工人回乡割麦子的问题,即便是雇来了农民工,到时候也得回去割麦子。

  “只能通过管理的手段,来提高产能了。”李卫东心中暗道。

  想到这里,李卫东开口说道;“马哥,你觉得咱们实行计件工资怎么样?”

  “那就是按照生产的件数算工资?”马忠义开口问道。

  “对!出勤一天,给一块钱的基本工资。”李卫东伸出一根手指,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只要组装出一台空气炸锅,我就发一块钱的工资,不过前提得是质量合格!”

  “一台一块钱,这要是一天组装五台的话,一个月岂不是能赚一百五十块钱?再加上三十块钱基本工资,那就一百八十块了。不行,太高了!”马忠义一脸吃惊的说道。

  1988年的时候,大型国企职工的月薪也就是一百五十块钱左右,比前两年涨了许多,这主要得益于工资上涨和国家补贴。

  因为在那一年,国家实行了价格闯关,价格开放导致各种商品价格上涨,比如猪肉价格上涨了60%,蔬菜价格上涨了31%,18寸彩电由1300块上涨到1900块。

  由于物价上涨,所以国家决定给予职工一部分的补贴。而这种补贴在国企和事业单位的落实还是比较到位的,而乡镇企业大多不会执行这种补贴。

  因此在1988年,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工资有大幅度的增长,乡镇企业的工资却是原地踏步。

  李卫东给出的一台一块钱的计件工资,已经达到当时国企职工的工资水平了,比起其他乡镇企业,更是高了三四倍。

  然而马忠义却不同意,他觉得这个工资太高了。

  李卫东只好请教道:“马哥,那你觉得组装一台空气炸锅,该有多少计件工资?”

  “给个两三毛钱意思意思,就行了!”马忠义开口说道。

  “不行,太少了,这样没法调动工人积极性。”李卫东开口说道。

  “那就加一毛,四毛钱!”马忠义说道。

  李卫东摇了摇头:“我看就给八毛钱吧。”

  “八毛钱?一天要是能组装五台,也能挣四块钱啊,一个月就是一百二。不行,咱们这种乡镇企业,哪能给开这么高的工资。”马忠义再次否决道。

  “那就七毛钱,不能再低了!”李卫东开口说道。

  “七毛也太高,顶多给四毛!”马忠义还是咬紧了四毛钱不松口。

  李卫东微微一笑,开口问道:“马哥,按照七毛钱算的话,技术好的工人,一个月应该能赚到一百块钱吧?“

  “肯定能!咱们厂的工人,技术好一些的,一天能组装五台空气炸锅,就算技术一般的,一天也能组装四台,算上基本工资,那一个月也能赚一百二十块钱了。”马忠义开口说道。

  李卫东立刻问道:“那一个月要是能赚一百二十块钱的话,你说工人们还会舍得回乡割麦子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