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铁路通车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时只需封闭其中一对轨道,对列车服务影响较少,且安排比较容易。

  自然,有优点就会有缺点,不过四线铁路和双线铁路相比主要的缺点都集中在成本上面。而钱对现在的严绍来说,恰恰是最不需要在意的,毕竟以他的身家多出百八十万根本不算回事。所以四线铁路比双线铁路多出的那点钱,根本就没被严绍放在眼里。

  不过话说回来,十多公里的距离就建4条铁路,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有些浪费,至少以向山铁厂目前的产能来看,两条铁路已经是绰绰有余,但严绍将来的目标是将其建成五百万吨,甚至是一千万吨的超大型铁厂,到那个时候,非4线铁路恐怕根本无法满足铁厂的需求,所以这只当是提前投资了…

  ————————————————————

  其实不只是严绍,就连詹天佑也很兴奋。站在站台上面,看着下面的4线铁路,詹天佑的心里充满了满足感。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条四线铁路。

  早期的中国铁路都是单线铁路,甚至就连复线的都很少见,就更别提这种就连国外也很少见的四线铁路了。所以虽然整条铁路不过才10多公里,也就是15公里多一些的距离,但詹天佑依然十分满足。

  “这也要多些都督的支持,如果不是有都督的支持,眷诚也没办法修成这条铁路…”

  看着脚底下的这条铁路,詹天佑真的是越看越满意。

  当然,他最满意的还是严绍的支持,尤其是在资金方面的支持。

  过去詹天佑修铁路最头疼的其实并不是别的,就是钱的问题。毕竟修铁路可是很耗银子的,每公里都需要以万计算,有时甚至需要几万元。

  一公里几万元,中国这么大,修条一千多公里的就需要几千万,要是修一万多公里的,那就需要几亿了,如果真的要修十万公里的话,至少也需要几十亿才行,这显然不是中国的财政所能支持的。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孙中山当年提出的10年10万里的计划,而且据说这个10万里是指10万英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16万公里了。这一时期一公里铁路至少也需要几万块,少的话大概在2、3万块,多的话10万块都挡不住,

  这主要是看地形的复杂程度,如果取中间,以5万块来计算的话,暂且不提中国当时的钢铁产量是多少,1万公里的话就是5亿多银元,而1911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也才三亿多两白银,也就是四亿多银元,换句话说就算zhongyāng政府不吃不喝,一年的财政收入都建不了1万公里,10年的话,咱别按照英里来算,就是按公里来算也不够啊,何况一个国家的收入总不能全扔在铁路上,其他的都给兼顾下吧?

  事实上以当时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