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泥崩(求追读)_汉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程的诏令一下,顿时整个大营都有些人心不稳。

  原因很简单,人太多了,事情也太多了。而且林林总总的事端摆在那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间轻重却根本不是一回事。

  比如说,对于刘禅来讲,自然是北伐曹魏、兴复汉室最重要,这就是他往后十年乃至于二十年最主要的人生价值所在,也是关系到他身家性命的事情,这一点从他雨夜千里赶到五丈原便能看出。

  乃至于杨仪魏延这点破事,他也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说白了,在刘禅眼里,其余的事跟北伐一比,它都不是个事。

  那么相对来说,对于其他人就有些不同。

  比如此次回程,定好的此地只留三万,东岸孟琰部照旧还是八千,其余一万余众却都是要撤回南郑驻扎。

  那么谁先谁后?谁留谁守?何时出发?一日走几许?乃至于吃食好坏......都是问题。

  直到刘禅亲自扶刀面无表情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便陡然间安静了下来,须几个时辰便定下,乃是王平总督此处军事不便,包括前将军吴懿、左将军高翔、后将军姜维等人全部跟着刘禅回南郑。

  到了第二日,喧闹了一夜的大部队便顺着褒斜道往南进发,刘禅坐在马上,抬头看,此时,朝阳微起,晨雾弥漫,却与来时完全不同......

  南郑。

  凉风微起,巍峨的秦岭山脉,险峻峭拔,云遮雾绕。

  落叶随风飘落,径直落于城头之上,新任尚书右仆射费祎站在彼处,望着北方沉凝不语。

  此处还有谏议大夫谯周,以及刚刚从金城回来的尚书令李平。

  “大夫这弟子当真不错,年纪虽轻,但不畏艰难,不矜不伐,看来我大汉又出了一个贤才矣。”李平一身甲胄,还带着稍许的尘烟,对着谯周赞许道。

  却是此番前去金城的路上,罗宪也自告奋勇相随,没成想入了李平的眼。

  “平庸之辈,当不得李公如此夸奖。”谯周淡淡道。

  “贤才便是贤才,某家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李平却摆了摆手,随意道:“不知令则可愿出仕?”

  “这......”罗宪怔了怔,似乎没想到李平会直接这般求才,乃是看了看自己的老师谯周,方才一顿之后,恭敬的对着这个新任尚书令了一礼:“多谢令君厚爱,晚生自觉学问未成,道理混沌,却还想在攻读些时,尚无出仕之心。”

  “惜呼哉。”李平捋着下巴的胡须,遗憾道:“本来某家还想将你举于陛下处,任太子舍人,太子只小你几岁。”

  罗宪只是连连呼罪,却不敢应承下来。

  李平也不以为意,只是掉头对着谯周道:“尚不知大夫此来为何?是寻陛下吗?”

  “自然。”谯周淡淡的点了点头。

  “不知是何等紧要之事需大夫辗转上千里来到此处啊?”李平看了他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