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7章 “牵引仪旅游业”_环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惊人,快速下降的河床,看上去简直就像电影特效一般,已经不止一次地引爆世界各大媒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测量,最后人们得出结果,费米子垂直牵引仪每天改造的河道至少有十公里长,有时甚至能达到二十公里。

  按照这个进度,只要连续运行一年左右,就能将黄河从头到尾犁上一遍,实现彻底的治理。

  这让华夏上下都感到十分振奋,国家领导人、黄河九省的书记,都陆续到现场视察,鼓励工作,各种发表讲话……

  不管走到哪里,两台牵引仪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机器顶部的炫目蓝光,更是时时引人瞩目惊叹。

  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媒体、学者、官员、看客,云集涌向牵引仪所在的黄河岸边。

  甚至于,由此还催生出了所谓的“费米子垂直牵引仪旅游观光业”。

  简单讲,就是牵引仪治理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旅游业就会迎来一段小高潮,游人如织。

  在牵引仪附近,每天都有大量的摊贩聚集,兜售食品饮料,以及各种当地特产,价格颇高销量却也不低。

  很多外国的媒体人、学者,考察采访之余,也常常会买一些华夏特产回去,出手大多阔绰,被宰而不知者也不在少数。

  除此之外,很多媒体还就此设置了专门的节目,像英国的BBC就搞了个特别节目叫《黄河的故事》。

  在这个节目中,BBC的记者将跟随牵引仪前进的路线,一边介绍黄河的治理进度,一边讲述黄河的历史故事。

  其间也经常会在附近购买当地特产,然后由特产引出故事,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

  还真别说,BBC的《黄河的故事》在英国乃至欧洲的收视率相当之高,每天更新,观众甚多。

  由此也更为“牵引仪旅游业”增添了几分热度,来黄河岸旅游、看费米子垂直牵引仪、买特产的外国游客与日俱增。

  黄河的治理才刚刚开个头,经济效益就立竿见影了。

  当然,为了维护秩序防止混乱,相应的军警力量也一再加强,围绕在两台牵引仪周围的,全都是荷枪实弹的精锐士兵。

  ……

  头几天的时候,只有云州电视台一家能够进行现场直播,其它媒体只能购买转播,这让云州台不光赚了许多转播费,名声也随之大噪。

  虽然其它媒体后来也陆续做了防电磁干扰措施,进行现场直播。

  但产生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报道,还是云州台第一天的那次现场直播。

  短短几天时间,截取自云州台第一天报道的各种视频、图片,就在全世界互联网流传开来。

  最辣眼睛的是,在这些画面中,算来算去一共有八个LOGO,画面四角各一个,刘语风话筒上两个,衣服上还有两个。

  云州台、万象传媒各占一半,八个LOGO,PS都没办法P干净。

  于是很快,全世界的人就都知道了云州电视台和万象传媒的标志,云州台更是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地方电视台。

  然后没过多久,云州电视台台长刘语风,就接到了广电总菊的通知。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