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高科技抢人饭碗的问题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黄来福听了大笑道:“好好,杨师傅你寻矿有功,本官要重重奖赏你。”

  杨祥瑞师傅大喜,忙道:“谢大人。”

  说实在,黄来福虽从后世带来众多的科技资料,但这些科技资料,也需要配合当时的生产力。才能散发出效果。而且黄来福虽说“理论”知识丰富。但要具体化成成果,也只能依靠此时的科技人才。让他亲自来做。不论做什么,都比不过此时地大明任何人。

  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在煤矿开采上,各种手工操作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没有后世的设备条件,黄来福虽然有大把先进的后世资料,但对他来说,目前能改进的技术非常少。他唯一能做地,就是重金投入,大规模化经营。

  这也是黄来福的特点,也是他成功的地方:大气。不论做什么,都是比旁人多达十倍的资金和规模投入。当然这种投入,最后地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

  25日,主体以这座山坡的矿山建设开始动工,黄来福亲自将这块地方命名为神池堡大煤矿。上千名矿工们在这里挖坑采取,开凿井筒,并在附近撘建房屋,以为煤场。

  这处的矿山,在山坡下的十几米处,当挖到煤的时候,为了避免毒气灼人,矿工们在矿师的指挥下,用一些巨大的竹子,凿去中节,插入煤中,毒气就从竹中透出。这种排除井下毒气地方法,比宋时的躲避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就是在20世纪初,也是常常使用这种方法。

  除此之外,神池堡大煤矿,在各矿师的指挥下,在巷道的部署上,也是非常的科学。这时已经懂得根据煤层的走向,布置上山下山,还有运输与通风的巷道,最后建成地密密麻麻地各种巷道,让黄来福看得赞叹不己。

  此外神池堡大煤矿,在井下的支护上,也有独到之处。在杨师傅地指挥下,矿工们采用了二柱一梁的木支架方法,最大地防止了巷道和工作面塌落冒顶。至于煤窑中的排水问题,使用了牛拽辘轳的方法。

  还有矿井的照明,此时挖煤多用明火油碗,油盘。但随采深增加,瓦斯增多,极易引起爆炸,杨师傅的解决方法是给灯加罩。加了罩的灯,即可做照明工具,又可检测通风的情况。

  而关于矿井的通风情况,此时多采用人工通风的办法,如用风车、风柜、风扇、牛皮囊等往井内扇风。不过这种人工通风法只对浅部采煤有效。只是依黄来福的计划,神池堡大煤矿,当然不能只满足于采一些浅部的煤,只是深厚的煤,如何摆除这种矿井的通风呢?

  杨师傅是众矿师中,经验最丰富的矿师,但他却没有别的方法。

  当晚,黄来福回去查看自己的资料笔记,经过一年多的记录,他电脑笔记本中的科技资料,有用的东西,他己经全部记录于几个本子之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