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57章 北线计划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在任何一个熟悉武器系统的军人眼里,这种会移动、并且全身铆接着钢板的战车,即便是陆军之神的火炮部队,碰到了这种会移动的火力系统,恐怕在简单尝试攻击无果后,就会立刻溃散奔逃……毕竟,炮兵在这种大杀器面前,几乎就是个赤膊战士,毫无防御能力可言。没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一个同等级别、却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而能够继续作战的。

  当然,装备的优势显然并不能完全决定战局的胜负。但如果能迅速形成新的战斗力,德国参谋部的军官们几乎立刻就能想到数个强化施里芬计划的方案,而现在,机会就很直接的摆在了面前,难怪会立刻引起轰动。

  德国重工业立刻展露出近40年和平发展积蓄的能量,在随船一起赶来的二十多名中国工程师的带领下。从卸货到运抵不莱梅港外围的机械厂进行组装,第一辆安装了60mm、40倍径炮塔的CK01型坦克,在4天后就组装测试完成。

  11月1日,德皇威廉二世突然出现在不莱梅,并且在第一装甲军团刚刚建立的训练营地兴致盎然的观看了由4艘坦克组成的现场演习,滚滚黑烟中冲出来的钢铁怪兽,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征服了这位脾气略显古怪的德国皇帝!

  而蔡锷在当天也获得了德皇威廉二世慷慨的首肯,进入德国参谋部参与具体装甲军团战术的策划,当然,威廉二世最关心的自然是坦克部队形成战斗力的最快时间!

  “四个月……至少要四个月,贵国已经获得了CK01坦克的建造授权,但要形成自主的生产线和维修能力,即便以德国的工业基础,也得四个月左右……而且,根据我们的判断,如果这一武器原型泄露,英国、法国的工业能力显然足以在数个月内完成仿制设计,到时候恐怕将是一场消耗战!”蔡锷十分坚决的否定了这位皇帝陛下希望两个月内参战的假象。

  稍晚时候,蔡锷从不莱梅向北京拍发了加急电报,德国方面通报了东线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激战的最新消息,战争的发展让德国也开始不安起来……

  因为,俄罗斯帝国在这场因奥匈、塞尔维亚争端引发的战争上,投入了让奥、德两国都惊讶的军事力量,在奥匈帝国第三军团东线失利后,奥军统帅康德拉大公丝毫没有意识到俄国投入的军力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在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奥军一贯作战思想指引下,他从左翼发起了出乎俄国人预料的攻击。

  俄军统帅伊万诺夫将军虽然取得了左翼东线的初战胜利,并且将展现推进到达维自逆差河一线,但是,伊万诺夫对奥匈军力的判断显然也出现了失误,在第四集团军送回的消息误导下,俄国人也认为,东线遭遇的奥匈帝国第三集团军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