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_工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毙命的齐射,舰长米,宽米,采用南洋重工自产的立式四缸三胀式蒸汽机三座、三轴驱动,这是南洋工业在蒸汽动力上的极限探索。

  锅炉方面也有新的应用,采用的是改进的83II型立式水管锅炉,采用的是新型的弯水管工艺,使得蒸汽产生效率提高了70%,这是锅炉厂高级工程师卢德历经两年,在枪炮局的协助下完成的开发。高质量的弯型水管,才是锅炉工艺本质性的革命。

  而新战舰上使用的10座G83II型新型水管锅炉,配合四缸三胀蒸汽机提供了惊人的9000马力的动力,而在闭舱加压的情况下。动力能够突破9500马力,实测最高船速达到节的惊人速度,要知道,这时代就是以速度见长的鱼雷艇也只停留在18-20节速度而已。

  为了确保足够防护能力,整体装甲采用的还是马尾钢铁厂的成熟技术,由防城特种钢铁长生产的高碳钢复合装甲。防护装甲最厚处为150mm复合装甲,最薄的地方为75mm复合装甲,但是在重点部位均采用了南洋最新工艺的CT41型高碳装甲。

  这技术已经是十年后才出现的高碳渗钢的哈维钢甲技术,也从实验室的研究走进了大规模量产,对于重要的指挥塔、炮塔、锅炉房、弹药舱、蒸汽机房都采用了斜面布局的200mm的CT41新型装甲,借助受力面可以抵消一部分炮弹能量,这项技术在这时代称之为穹甲。

  正在德国富伏尔铿造船厂准备建造中的另一艘中国战舰“济远”号就是这种技术的新尝试,只是,缩减造价后,这艘新式设计的战舰,从定镇的级别直接跌倒了只有2400吨的规模,而装甲也只剩下30-75mm的复合装甲。

  水师原本对于新战舰的装甲厚度颇有些微词,毕竟在最大厚度上相比501这艘锻铁装甲的战舰薄了不少,不过看到哈维装甲的具体测试数据后,所有人都只剩下咧嘴偷笑的份了,10寸的CT41渗钢装甲相比501舰所用的锻铁装甲,提升了至少5成的防护能力。

  钢甲技术的突飞猛进,意味着相同设计吨位下的战舰,可以省出更多的吨位用于火炮、动力的设计,这无疑是革命性的成果。

  但这还不是黄山、华山舰的最大改变之处,秦大总督对巨舰大炮的狂热,显然完完全全影响了整个南洋水师的高级军官们,当然,速射炮的出现,早就了南洋水师一群刺猬级的装甲舰,在大炮管子和射击速度间摇摆不定的情况下,火炮局的伍云、林德平也差点被海军部给逼疯了。

  这一次,马尾火炮厂的两个研发小组经过项目竞争的选择,向海军提供了这次新战舰上的主炮——210mm、40倍径的重型速射炮,重炮加上扬弹机和炮塔的

  请收藏:https://m.81cn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